当前位置:读零零>>铁血铸新明> 第三百八十九章 也就那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八十九章 也就那样(2 / 2)

叫六横盐场,全部用薄青石板铺地,用泥灰加糯米汁弥缝,用青砖砌成如同方格子一般的盐田。

这些盐田,通过多条弯折的涌道,将与大海连接。这种用海水晒盐的盐田设计原理,其实是十分简单的。

那就是,每当涨潮时,打开闸门,把汹涌而来的海水灌入盐田。在田中暴晒蒸发掉水份,约浓缩到盐度十五度度左右,再打开盐田的闸门。

从沟渠流入卤水池,在池中沉淀泥沙,澄清后的卤水用人力抽水车抽入结晶池,于饱和状态下继续蒸发,很快就能结出白花花的海盐结晶。

这种新颖的方法,比起盐户们传统的煮海水制盐的手段,效率不知提高了多少,原本是登州盐场早就使用的制盐技术。

可惜的是,这样的新式盐田,还未来得及产生效益,便被孔有德、耿仲明叛军毁于一旦。

这种设计,基本已经接近后世的盐场技术和水平。

经过测算,在这南方的夏秋时节,盐田日极限蒸发量能达到六毫米。

这样一来,即使雨天不能生产,阴天产量再减半的情况之下,这五百亩盐田,一个月最保守的产量也在一百五十万斤以上。

这个数量看上去很大,其实相比整个大明的食盐消耗量来说,实在有点微不足道。

这点产量,在大明过亿的人口面前,实在少得可怜,也就是沧海一粟。

甚至秦浩明在想,如果将来水军强大,除了蒙古诸部,诸如朝鲜、倭人、南洋等地,均可以建立商道。

而这些盐田,完全可以再度扩建,从而将给他带来更多的源源不断的巨额收入与财富。

这制盐走私的利润,实在是只有身在其中,才会明白这银钱数额有多么惊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