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一室春> 第三章 第一场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第一场戏(1 / 2)

远远地便看见了一簇高大的城门,上面用隶书写着“京都北门”四个大字,几丈高的城墙,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皇室威严之感。

前世今生,这都是顾灵伊第一次来京都,有对新鲜事物的激动,有对未来发展的迷茫,有对保护家人的坚定……叠加在一起,到最后都变成了平静,竟是激不起她心中半点儿涟漪。

“姑娘,我们到了耶!”

夏雨避过周嬷嬷的视线偷偷掀开车帘一角,见到宽大高阔的城门,激动地喊叫出声,直拉着秋叶的袖口,使劲儿晃动着,以昭显她的喜悦之情。

秋叶也是满脸高兴,说实话,一路颠簸了一个多月,实在是有些受不住了,现在只想要一张床,躺上去好好睡上一觉。

周嬷嬷皱眉瞟了她一眼,却并没呵斥她们,她的眉眼上,也是挂着喜悦,这糟心的路程,终是到头了。

“马车怎么停了?”

刚才还缓缓前行的马车,突然停了下来。

夏雨好奇地想要掀开帘子往外看,被周嬷嬷一巴掌拍在手背上,严肃道:“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这里是京都,不是南城,本家虽是亲戚,却与我们南城顾家是出了五服的,你们现在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夫人和姑娘脸面,若是谁要是犯浑了,给我惹出事儿来,别怪我不客气!”

一通话,说的春夏秋冬四个丫环都焉儿了,诺诺地答道:“是!”

顾灵伊虽是心疼她们,却还是站在周嬷嬷一边,京都不比在南城,想怎么便可以怎么,就算闯了祸,还有她可以替她们担着,但是她们现在是借住在别人家里,行事自是不好越过主家去。

“周嬷嬷说得对,特别是夏雨,你平日里便没心没肺的,说话嘴上不把门儿,到了本家可得收敛些,多做事儿,少说话。”说完,还是觉着不放心,嘱咐秋叶道:“秋叶,到了本家,你就跟夏雨一处,看着她点儿,别让她被别人诓了去。”

秋叶应是,夏雨像一株缺水的芭蕉,彻底没了兴致,可怜兮兮地缩在角落里,全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怨念。

顾灵伊不忍心,笑着劝慰道:“你们也别太担心,只要熬过一、两个月便好,在本家过了年,娘亲便会使人去买房子,我们有了自己的房子,到时候,你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就跟在南城一样。”

夏雨这才好些,回了些精神,只没了往外看的兴致。

少顷,顾承烨身边的小厮湖笔一溜烟儿地跑过来。

“姑娘,本家的人来接我们了,我们待会儿会直接从北门转到宣宁胡同。”

顾灵伊问道:“娘亲呢?她有说什么吗?”

“本家派了一个管事,一个嬷嬷过来接我们,那管事正同大少爷叙话,那嬷嬷也去给夫人请过安了,现下正在夫人那里。”

顾灵伊点头,隔着车帘道:“我知道了,一切都听娘亲和大哥的吩咐。”

湖笔走了没一小会儿,马车又晃悠悠地走了起来。

进城门时,并未受到阻拦,想是本家派来的管家已经打过招呼了。

“竟是四个轮子的马车?”

京都每日都会有大批的人流涌进冲出,人来人往早就是不稀罕事儿了,但顾灵伊一行进了北门还是受到了阻碍,四轮马车是第一次现世,大家觉着奇怪,你挤我,我挤你,指指点点前来看热闹。

“我可是头一次见这样的马车,不知是谁弄出来的新奇玩意儿。”

“你没看见么,打着顾家的旗子呢,定是顾家的人。”

“我看这四轮马车倒是比两个轮子的走地稳妥……”

人群中有人看过后,便冲忙离开,显然是有头脑想赚钱之人。

很快,这种舒服稳定的四轮马车就会被大力推广,上至皇家下至走贩,只要你买得起,就可以用得上。

挤挤挨挨,人实在是太多,最后不得不让一对人出来开路。

“好多人啊。”

夏雨终是受不住诱惑掀起了车帘往外看,周嬷嬷这次却没阻止她,毕竟前面有人开道,完全不用考虑安全问题。

顾灵伊顺着夏雨掀开的一角车帘看去。

外面人头攒动,杂乱无章,他们的穿衣风格倒是与南城大相径庭。

马车驶上一座大桥,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观光人,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许多观光人凭着桥侧的栏杆,或指指点点,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大桥南面和大街相连。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

倒是比南城热闹许多,各行各业也比南城齐全,不愧是赵王朝的都城。

“这是北城天街。”周嬷嬷介绍道,她以前同吴氏来过京都,对于京都的地理倒是了解几分,“过了天街,就是宣宁胡同了,那里住的都是大家,像湖州卢氏,海南宣氏,东北陀氏,江津邵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