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股郁结之气很可怕。哪怕夜间。只要有一个人狂呼乱叫。都会引起营中所有的一切都发作起來。顿时就会交相感染。人在这种状况下。就失却了理智。自相践踏。互相厮杀。破坏眼前所看到的一切。将所有一切。都恨不得撕成粉碎。化为灰烬。
所以但凡军中。每到夜间。都是戒备森严。不仅防敌。也是防己。有人离开宿地乱入其他军帐当中。立斩。有人惊呼乱叫。巡营之人执下。同样立斩营盘里面。各处路口还设刀车鹿砦隔断道路。就是为了万一生营啸。一个地方失控。其他地方还能掌握住。不至于全军跟着一起崩溃。领兵将领每夜都要巡营。这是为什么。同样是为了防止生营啸谁有怨愤表现。或者有什么流言传播。毫不犹豫的就马上拿下砍了。
但是契丹人还未曾汉化完全。纵然有巡逻的也沒有多少。混乱一起。便再也控制不住了。正规军层层节制。如此戒备森严。还经常免不了发生营啸。更不用说这支所谓的契丹军。营号杂乱。统带乏力。各部族混杂。更有多少不受约束的老弱妇孺随军。乱世中人。人人心中满满的都是惶恐。这营啸更容易生。而且一旦生。这破坏力又是加倍的巨大。
段明玉侧身军中。一眼就现了这支所谓契丹军声势惊人当中的弱点所在。以精兵击之。一营散乱。其他各营也马上就跟着被带动崩溃。自己就将自己践踏垮了。这也就是段明玉胆敢如此作为。他相信只要一万精骑在手。随时可以扫平这支外表强大的契丹人。
但是平原野战则不行。必须要等到晚上。士卒疲惫不已。今天白日的一场大战下來有哪个不是疲惫不堪的。汉儿体力尚不如蛮夷之族。谁又会想到汉人还有力气。
而且段明玉一旦要发作。就是擒贼擒王的举动。那就是契丹八部统帅耶律阿保机马上就能做他的阶下囚。到时候死不了多少人就能完全收拾局面。
唐军怎么一反常态。如此之快。如此之猛。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
在这一刻。耶律德光心中无答案。耶律阿保机心中也无答案。
远处十余骑哨探飞也似地奔到。他们都是负责传递战场消息的。远远的那些远拦子就已经下马。飞扑过來跪于耶律阿保机马前:“大王。是唐军。是唐军。数以上万的唐军已经出现在山口。现在就是这些唐军在冲阵。漫山遍野都是。整片营寨都是乱起來了。”
耶律阿保机身后的几个部落首领在这个时候。也终于赶了上來。几个契丹将领跳下马來。跪在耶律阿保机面前。语气急促:“大王。退吧。这雁门关俺们是打不下來了。再不走咱们数十万儿郎的性命可都保不住了。俺们不能在这里和唐人决战。我八部菁华。不能消耗在这里…………俺们回草原。一但中原生出乱世。再打回來。这群人反正窝里斗得凶。咱们有的是机会。”
耶律阿保机年轻的时候征战过多。身体暗伤无数。忧劳过度。以至于正值壮年头发却花白了不少。他脸色铁青。挥起马鞭。就打在那些契丹将领头上:“退你娘的退。不把这伙唐军粉碎。某誓不回军。”
契丹人部落无数。最主要的有八个。在耶律阿保机沒有当首领以前。这八个部落都是通过投票表决來决定八个部落的头领。每三年一次大选。但是到了耶律阿保机这里就不一样了。他成了八部永远的首领。他们的王。后來契丹人势弱的时候。为了摆脱大唐的欺压。联合了奚族。后來经过融合。奚族和契丹共为一体。契丹的首领必须娶奚族的贵族女为妻。所以后來辽国的皇后全部都行姓萧。这个皇后的权力不下于皇帝。咳咳。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中的八部说的就是这契丹八个部落了。但是作者说主人公乔峰乃契丹人。后來乔峰也改名字叫萧峰了。但是请大家想一想。咱们的乔大侠如果是契丹人为什么会姓萧呢。应该是姓耶律才对啊。萧姓乃后族奚族人的姓氏。所以说乔大侠应该不是契丹人。而是奚族人。
扯远了。这里的耶律阿保机已经统领八部好些年了。与奚族也是紧密抱团的。所以他的话就是圣旨。沒人敢违抗。方才他还说自己是为了长远的大计所以考虑退兵。如今段明玉打过來了。如果自己这个时候真的退兵了。那么就坐实了畏惧一战的说法。这让强势了一辈子的耶律阿保机怒火中烧。立刻就改变了决定。
那些奚人契丹人的将领挨打也只是忍着。跳起來只是死死拉住耶律阿保机坐骑的缰绳。后面更多将领下马。跑到前面跪下;“大王。俺们的根本是草原。现在军无斗志。走罢。走罢。大王为部落奋力冲杀。俺们都看在眼中。感念一辈子。求耶律大王快快回师大漠。和德光稳住咱们的根本。休养生息。现在三军不稳。如果拼光了本钱。不管是契丹人还是奚族人才是真的完了。只要稍稍稳住了根本。俺们还怕以后不卖力冲杀。不管是十年二十年。不管是大王。还是德光小王爷。更或者是萧王妃。只要带着俺们上前。战死了也不值什么。”
耶律阿保机的脸色。终于松动了下來。麾下将领。奚人不论。契丹人也这么说。意思也很明显。他们不在乎到底是耶律氏和萧氏。反正都是国族。不论大权定于谁。只要有人统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