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鑫将他们一个个抱下来,再将碗送回御膳房,和小叶子在未央宫前告了别。
等到他们走后好一会,一袭大红袍出现在小叶子身后,袖口金边,大貂寺。
“吴爷爷,你来了。”小叶子说道。
“该回去了小主,晚上还有功课。”
“知道了。”小叶子说道:“吴爷爷,你说我如果和金大人说我要出去玩,他会同意吗?”
“你要试试才知道。”老人有些疼爱地说道。
“吴爷爷,你知道他们是谁吗?”
“当然。只是他们不想你说自己的身份,就是不想和你现在就沾上。”
“因为这样会影响他们父辈的决定,进而可能我们之间连朋友都做不了。”小叶子接过话来,神情有些落寞。
老人点了点头,眼神有些不忍。
小叶子似乎想明白了,他晃了晃脑袋,说道:“没事,那就是朋友吧。还请吴爷爷帮我要三只小猫来,我记得皇奶奶那里有的。”
老人点头应下。
“对了,还要叫织造局给我做套白衣,麻布做的。我们走吧。”小叶子最后看了一眼未央宫的墙壁,走向潜龙殿。“对了,和御膳房说一声,我吃过了。”
老人笑着点了点头。
那就做朋友吧,以后的事谁也不知道,毕竟以后还很久。
。。。。。。。。。。。。。。。
“小喜子!”李烨穿着明黄色的衣服,在读书,一只黑色的猫跃上书桌,嘴里叼着一个小竹条。
李烨打开小竹条,里面有一张卷起来的宣纸。
李烨摸着黑色猫的毛,小喜子舒服地喵叫了一声。
宣纸上写着:明日子时,瑶山。
李烨开心地笑了。
“皇上在笑些什么?能否说与老臣听听?”一道苍老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李烨跳下凳子,拱手作揖,说道:“知道老师要来,想求老师多给弟子布置些作业,所以感到开心。”
“哈哈,好了,小滑头。”进来的老人摸了摸李烨的头,问天下谁敢这么做,燕靖王都不敢,但是他金运来敢,“好了,为师知道你有事情,今天就不布置了,但是今天讲《左传》,要用功听。”
“是。”李烨也是喜笑颜开。
。。。。。。。。。。。。。。。
永嘉十一年,夏至。
秦归南已经可以骑马了,而且和魏鑫的马上功夫不相上下,但这次为了接人,他还是将家里的马车驾了出来。
父亲和几位叔叔已经去西北了,听说北厥又有了南下的迹象,也是,过了秋天,北厥的冒顿可汗就要南下一次,换取他们过冬的物资,一般都是走西北的,只是后来秦家请命常驻西北后,西北边上的甘州,东北部的燕州和云州也就也有了要面对北厥的风险。
母亲和几位婶婶都在忙着打理秦王府,奶奶也不会拦着自己,今天还帮自己把马车组装好,叫自己小心些。
也不知道自己会什么时候去战场,好像看看家里的雪骑卫跑起来的样子,听说像极了临安那钱塘江的大潮。
齐淮北和赵流年在玩骰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两个人就成了赌场的常客,当然,是在家里赌,要不然腿会被打折。
魏鑫去接陶朱丹了,明年小丹就要闭户,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出来玩。
派小喜子去叫李烨了,不知道大貂寺会不会跟来。三只猫,小喜子,小福子,小清子,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个孩子的执念太深,把自己乱讲的名字当真了,有点头疼。
过了一会,三个人就到了瑶山,魏鑫已经等在那里了,小丹坐在车辕上,晃着脚丫子。
“这么快?”秦归南有些吃惊。
“陶叔带过来的,走的是城门,所以快些。”魏鑫解释说道。
“那我们先上去吧,还要爬山。你们俩个拿东西。”
“知道了,知道了。我们不等等小叶子吗?”齐淮北问。
这时,一只纯白的猫咪,叼着一块红布,跳上魏鑫的肩头。
魏鑫看了一眼,对秦归南点了点头。
“走吧,人家已经在上面了,不要让他久等。”秦归南背上一个小包,提着一杆棍子,动身走了。
齐淮北和赵流年不甘示弱,都背上和对方差不多的地下,跟了上去。
后面跟着陶朱丹,一袭粉红色的襦裙,少女的美好被淋漓尽致地演绎。
魏鑫走在最后,手上拿着两包东西,身后背着五根黑色的棍子。
几个人走得很快,但是走过山腰之后,齐淮北和赵流年的速度就慢了下来,陶朱丹也微微出了点汗。
“还要走多久啊,瑶山怎么会这么高,看着还没有景山高啊。”赵流年像死了一样地抱怨说道。
“流年哥哥加油,好像快到了。”陶朱丹鼓励道。
“行呗行呗,魏鑫看着她点,姓齐的,看谁快!”说完,赵流年就大步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