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了热像仪的射手报告道:“要等他们再过一条街吗?”
但是r博士讨人厌的声音又响了起来:“不交战,我们现在走。”
现在移动起来肯定不是最好的时机,但是r博士是队伍里说了算的人物。他可能在做实验,也可能是突发精神失常,在基金会这样的组织中,突发的精神失常也有可能是实验的一部分。
中士不认可敌前转移的命令,那些鬼鬼祟祟的人影就在一个半街区之外,眼力只要稍好一些就有可能发现转移中的小队。但他只是机动特遣队的一员——如果说整个世界就是一台用久了的破机器,机动特遣队就是适用于拍打法的专业工具,就像德国工程师常备的橡皮榔头、硅胶巴掌(分别有对应成年人、青少年和幼儿力度的一套三件)和液压驱动的仿生学靴子腿一样——问题在于工具自己是没法决定什么时候去拍打旧机器的,他们被操持于研究员们的手上,能做的只是让自己变得更好用一些。
既然要收拾博士留下的烂摊子,中士只能尽量收拾得干净一些。
“b4,你看到目标了吗?”
他问位置最高视野最好的机枪手。支援火力藏在建筑二楼的楼梯走廊尾端,贴着墙上的阴影,把前握把架在扶手上。中士估计他能很清楚地看到街道右侧的大部分人行道,这样大致补足了a队撤离后留下的视野空缺。
殿后的尖兵是王光远,他是16年为北美的一起事件启用的,结果侥幸没派上用场,被丢进了发展/观察小组。在那之后,他又在好几个运气不错的单位之间辗转了两三年,最后终于落到了r博士的手里。
尖兵从瓦砾堆里钻出来,一溜小跑穿过了丁字路口的废车堆,跑到了马路的另一边。接下来是中士的副手,他从楼梯通道里下来,在栅栏门口等了等:“他们在往这边看吗?”
中士盯着正顺着街道摸过来的拾荒者,这些家伙行动起来非常小心谨慎,走在街道右侧的只有一小队五六个人影,还有几个影子隐藏在沿街的建筑里。
“没事,你先走。”
中士自己不愿意带队穿过建筑行动,主要是因为建筑里充满了危险的转角,这些转角会缩短交战的距离,削弱夜视仪和良好组织带来的优势。而且建筑中的地面不怎么清爽,很难保证自己不会意外发出声音。那些本地黑帮显然并不遵循同样的逻辑,他们更担心自己离掩体太远,被人堵在开阔地上。
a2探头望了望,很快绕过一辆打横的大巴,顺着阴影的走向跑到了街道的另一边。在一个街区之外,第一组拾荒者们已经走到了最靠近路口的位置。那应该是一间卖酒的小店,窗口外安装了一层防盗网,外面还有牢房似的金属栅栏,这两重措施把小店打造成了一座小小的堡垒,只不过里面的玻璃早就被打破了。
中士继续瞄着那群人,他们提着枪守在店门口稍等了一阵,店里的人才拉开门,让他们进去。隔着两百来米的距离,他完全能感受到拾荒者的焦虑。
“a1,我到位了。”
“正在移动,保持观察。”
中士捡起他放在地上的武器,抱着自己的枪站起身来,往墙后的阴影中躲了躲。他照样探头望了望拾荒者的方向,第二支小队正顺着原路行动,这次街面上的人数稍多些。
“那是什么?”
中士正要提着枪跑出阴影,忽然看到了一条红外激光形成的指示线。他重新调整过重心,藏回阴影中:“你们看到了吗?”
“没错,ir激光。”
这意味着在离他们很近的地方,冒出了一群装备着夜视设备的新朋友,ir激光只能通过夜视仪观察到,当然不会属于本地的拾荒者。
光束绕着人群晃了晃,平移指向了那扇门,然后就消失了。拾荒者们毫无察觉地往前走去,东张西望,有人盯着光束射来的方向,但是他显然什么都没看到,枪口自然地朝地面垂着。
中士知道,留给他们运动的时间不多了。激光束可能是从纬八路那一侧射出的,目的是为了给其他角度上的射手指示目标方向。没准“其他射手”还没有发现丁字路口这边的动静,正全神贯注地观察着那队拾荒者的一举一动。
他一步蹿过大巴和建筑之间的缺口,跑了两步,弓着身子好让小轿车的轮廓掩盖住他。中士绕过一辆侧翻的suv,拍了拍伏在地上的强尼:“走。”
强尼收拾起他的武器,翻身跟上了中士。他们刚跑过马路,机枪手的声音就出现在无线电里:“屋顶上有人!”
在中士决定对策之前,r博士就运用起他的权威:“那个谁,过来,别盯着看了。”
机枪手应了一声,他本来就在r博士的队里,在他们重新汇合之前,一直都在这家伙的指挥之下。但是他在应答完之后,大概是卡住了无线电的按钮,频道里一时间充满了降噪系统处理过的脚步声。麦克风滤掉了靴子落地的冲击声,只剩下抬脚时砂石滑动时细密的沙沙声。
中士听见他从楼梯上下来,背包靠在墙壁上,伸手拉开门的全过程。机枪手按了按对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