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份测试箱正常。”
“7!”
“传感器阵列正常。”
“6!”
“倒计时转入有线通讯!”
“进入无线电静默。”
>画外音:
“听觉屏蔽模块解除。”
“5。”
“视觉控制模块解除。”
“4。”
“姿态第三保险解除。”
“3。”
“正在构建姿态。”
“确认姿态!”
“2。”
“姿态构建完成。”
“1。”
一道强光从木杖的瘤状头部前发出,命中标靶车体首上白色五角星涂装上方偏右的区域。
(展示一张图片,粉笔在上述区域的一道焦痕上画了个圈,标记为A1)
>原音:
地堡内部通讯系统:“请现场视察人员在掩体内稍候。”
未在镜头内出现的人物:“请留下你们的摄录设备,放在原地,从B3号门离开。”
摄影团队人员:“这些摄像机是光圈科技公司的财产……”
一支手伸过来,遮盖了大部分画面:“请留下你们的摄录设备,放在原地。”
枪械上膛声。
#
时间:4月4日 1000时
普通摄像机,编号USRBRF-11:
画面一片黑暗,朝向地面。
“穿过隔离区边界!”一个声音喊道:“斯坦利!打开该死的镜头盖!”
一张脸的上半部分出现在镜头前:“打开了!军士!”
摄像机被重新扛上肩头,画面稳定下来之后,可以看出拍摄者位于一辆M926军用五吨卡车的后舱里,一名身着六色沙漠迷彩的坐在拍摄者对面的座位上,脸上戴着M17A1防毒面具,看不清其面貌。
戴着面具的中士说话瓮声瓮气:“我们的任务是什么?斯坦利?”
拍摄者在离话筒很近的地方喊道:“从一开始就记录下对靶标的检验过程!军士!”
“很好!”军士点点头,拍摄者偷偷地将镜头转向军士的胸前,可以辨认出名牌上拼写出的“军士T-泰森”字样:“那你为什么会忘记打开镜头盖!一等兵!”
拍摄者大概是想起了军士对“对不起”这个词语的蔑视态度,只能吼回去:“我忘记了!军士!”
“听起来你并不觉得自己错了!斯坦利!”军士继续他的“家庭教育”:“你同一个排的战友们!正冒着生命危险!让你的国家!获得应对超自然威胁的珍贵资料!而你!因为粗心大意!漫不经心!正准备毁掉这些资料!”
“是!军士!”斯坦利吼道。
卡车颠簸了一下,蒙着车厢的棚布在热风的吹拂下鼓胀起来,一缕阳光从运兵的车斗里扫过,照亮了几张被蒙在防毒面具和塑胶头罩下的面孔。
车在沙尘中行驶了五分钟,终于停下了。
中士从狭窄的座位上站起来,把手中的武器挂上肩,命令道:“下车!建立防线!”
坐在车斗另一头的士兵们撩开车斗尾部的防水布帘挂在挂钩上,放下车斗尾门,手一撑挂着帘布的支架,就跳下了卡车,在卡车的3点和9点方向警戒着。6点方向是另一辆M926的车头,保护着驾驶室的金属百叶窗收在车头顶上,露出防弹夹胶玻璃后同样戴着防毒面具的驾驶员。
扛着摄像机的斯坦利一等兵最后一个下了车,这台加强了屏蔽措施的松下VHS摄像机里面额外安装了太多的屏蔽材料。虽然扛起来比一般的机型重了不少,但是在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的STS-27号任务中,在为期三天的失重环境里还可以忍受。额外增加的这些重量——主要是些特定规格的橡胶和储存器,散热贴、金箔和金属网——可以尽可能地减少设备在太空高能辐射中损坏的几率,同时也可以利用到货架产品低廉的价格。
这是NASA在公开招标一台经过航天级屏蔽的摄像设备时提出的要求——太空总署需要一台由货架产品改装,能在强辐射环境中工作的商用级设备,用以记录太空人在绕地轨道上的三天生活。日本人只知道这样的合同会是一个绝佳的营销案例,也是和NASA进一步合作的一个良好的开端。
世界上很少有人知道,这些特殊的摄像机实际上都装备在新成立的联邦储备局快速反应部队,最终扛在斯坦利这样的小兵肩上。
这支十年前建立的部队和联邦储备局的任务关系不大,只是挂在储备局名下获得拨款和人员罢了。
很多人顾名思义,总会把储备局武装误以为是“预备役”部队,或者和特勤局混淆。很难说这是一种不幸的巧合,还是经过了精心的设计。
他们使用的装备有一部分由太空总署提供,一些是从军队“借”来的,一些没法列入预算的“设备”则属于国家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