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里的声音喊道。
“转向048!现在!”莱利抓起一顶头盔开始往通道口跑,一些人已经跑出去了,但是大部分研究员还在大厅里,他看到有人甚至还想回去收拾什么东西。
“跑啊!”莱利下达了一条莫名其妙的命令:“随机跑!”
几乎就在下一秒,莱利透过帐篷顶的破口看到了天空,气流把他和许多燃烧着的尸块一起掀飞了出去。
莱利第一时间就意识到了这是一次在预言情报引导下的攻击,他甚至猜到了对手是在牺牲时间精度以弥补空间精度。
在当天稍晚一些的时候,莱利收到了ASA开始动作的情报,情报部门警告他驻扎在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的ASA部队在最早72小时前就已经离开了,去向不明,他们随时可能出现在附近。
莱利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是他对平台顶部的局面已经近乎于完全失控,他在平台顶部没有任何人员,监控无人机全部损失,在当前的局势下,基金会也不可能再一次利用秘鲁西北部的机场起飞更多新的长航时无人机。事实上,整个南美的基金会组织都已经接到命令,开始按照5号预案,围绕莱利的小组,逐步撤离非关键人员。
卡马克从乱哄哄的营地里穿过,撩开医疗帐篷的门帘,大步流星地走到莱利的病床前。
“这里有些新消息。”他哑着嗓子说。
“我们已经发现了一具尸体,工兵班的,有平民报告说看到了另外三副降落伞,我们现在姑且可以判断有三人幸存。”
“1400时我们就要撤离了,离开前再做一次加密广播约定汇合点。”
“平台上的设备完好度比想象中的要好一些,那些激光打在了之前有人站过的地方,设备和物资损失比较轻微。”
“回收方案?”
“现在我们能用的就只有‘驴子’了。”四足工程机械上有一些摄像头,用来在不方便人员操作的场合通过遥控指令操作,但是这台5吨重的工程机械主要还是为了在有人在较近的距离上控制而设计的,本身没有配备大功率信号发射装置。通过卫通天线接收指令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上传视频流就存在比较大的延迟。
卡马克头上裹着一圈纱布,他的工程部门受到的损失比较轻微,车间受到攻击之前他就从无线电里听到了莱利的预警,找了个掩体遮挡了一下,脑袋只是被爆炸中横飞的杂物砸中了。
“钢缆在洞口处被切断了,你看这里的烧灼痕迹,对钢缆的尺寸、耐热性能、位置的把握都很精确,你再考虑到那是一架以7马赫速度飞行的高空飞行器,这样的激光器要一路烧穿沿路的大气,考虑大气内折射的影响……”
莱利脸上裹着厚厚的纱布,他暴露在外的皮肤多处烧伤,好在没有吸入爆炸时的高温空气,他还能坚持住。
“工程部门……是……什么意见?”
“钢缆虽然已经被切断,但是卷扬机上的剩余长度还有将近18公里,要不要尝试一下?”卡马克抽出了他的小记事本,放在莱利面前:“现在洞口形态稳定,可以允许再一次进入。如果Bravo班的人员还有幸存者,我们可以提供足够的补给,或者让‘驴子’来负担一部分的搜索任务,确认遇难人员遗体位置,内部环境状态。”
他翻过一页,展示了一张示意图。
“现在‘驴子’的位置是确定的,我们直接通过写入预设程序让它把自己和钢缆尾端联系在一起,只需要在抓握时人工介入操作起重机械臂就行了,这点距离上只要慢慢来还是可以克服延时的影响的。”
“如果以下面还有幸存者为基础考量,我们还可以直接下送一些通讯设备。你看,这是为探测准备的通用通讯设备,顶上这里被烧穿了,但是损坏并不严重,只是缺乏人员维修,如果我们把工具、备件和损坏的通讯设备装载到货盘上,放到底,最好的结果是B班幸存者维修好设备,和上面直接联络,我们可以得到里面的信息,为下一次行动做好准备。最坏的结果不过是损失一些我们本来就很难回收的物资。”
莱利点点头,表示同意。
卡马克开始讨论起技术细节:“因为我们损失了原先安装的可分离挂钩,又不能确定下面有人员拆卸缆绳,所以我们设计了这样一套系统,把全部17600米缆绳全部连接起来,然后在这里穿过货盘的两个挂钩,把另一头固定在这里,这样如果石树底部落差8km整的话,我们还能有一些余裕,然后再拆除这一端的固定,把所有缆绳全部回收上来……这些宝贝毕竟也是一种TR1.7管制材料……”
他们花了四个多小时才把货盘安装到位,整个后半夜都在盯着卷扬机一圈一圈放钢缆。到了26日凌晨4时,钢缆弯曲了,说明底部确实接触到了什么东西。工程部门本来还想慢慢分析一下他们观察到的东西,但钢缆上的润滑油居然在他们眼皮子底下结起冰来了。于是他们遥控‘驴子’释放固定端,顶着令人眩晕的延时和丢包用机械臂清理冰层,再一圈一圈把钢缆收回来。
“这玩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