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清官赵文楷> 第2章 死里逃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死里逃生(1 / 6)

1.太湖县官学晴

乾隆三十九年,太湖县童生考试现场。

年仅13岁的赵文楷参加太湖县童生考试,考生从10岁到40岁都有。

赵文楷、刘金榜、吴芝田等在考场内等待分发试卷。

众童生打开考试卷,考试大题:《志士仁人》

赵文楷略加思索,开始破题。动笔写下“圣人于心之有主者????”

刘金榜看了题目后,抓耳挠腮,东张西望。

吴芝田在“之、乎、者、也”地答题。

赵文楷在奋笔疾书。

刘金榜嘴里嘀咕“志士值钱呢?还是仁人值钱呢?”

赵文楷在起股,行云流水般写下“所谓志士者,以身负纲常之重,而志虑之高洁。”

吴芝田若有所思,然后再埋头书写。

刘金榜写下姓名之后,说了一句“早上肉包子吃多了,好困啊!”,随后趴在桌子上开始做春秋大梦了。

赵文楷在书写大结部分“固仁人之所安,而亦志士之所决也”。

刘金榜在呼呼大睡,口水流湿了桌子一大片。

赵文楷交卷。

2.四川汉州知州官衙夜晚

张大福在知州沈飞耳边嘀咕,一副神秘的样子。

沈飞:“放火?那损失就大了!”

张大福:“除却心腹大患,这点损失,小的给您补上!如何?”

沈飞:“好啊!免得这个老东西总是在我眼前碍事,挡了你、我的升官发财之路!”

张大福拱手,二人得意忘形,满脸奸笑:“哈哈哈!”。

3.太湖县官学阅卷

知县、儒学在批阅试卷。

特写:一份试卷,试卷上一大片口水干后的痕迹、歪歪扭扭的姓名“刘金榜”。

儒学说:“刘金榜,金榜题名,看来这辈子都别想了啊!”

县官:“这篇写得好!你看破题——圣人于心之有主者,而决其心德之能全焉。”

儒学:“承题也好!——夫志士仁人皆有心定主而不惑于私者也,以是人而当死生之际,吾惟见其求无惭于心焉耳,而于吾身何恤乎?此夫子为天下之无志而不仁者慨也。”

县官:“起讲、起二股、过接、中二股、后二股、束二股都写得好!”

儒学:“对对!难得的好文章啊!”

儒学念:“以存心为生,而以存身为累,其从容就义以明分义之公者,固仁人之所安,而亦志士之所决也。”

县官念“视诸回护隐伏,而觊觎于不死者,又何如哉?”

县官、儒学一起念“是知观志士之所为,而天下之无志者可以愧矣;观仁人之所为,而天下之不仁者可以思矣。”

县官竖起大拇指,说道:“大结写的也非常精彩,真才子也!”

4.赵象贤宿舍

夜深人尽,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将赵象贤宿舍大门用绳索系住。一个蒙面人放火后逃离。

赵象贤宿舍大火冲天,一个黑影边跑边大喊:“不好了!着火了!救火啊!”

火光中隐隐约约看出是董捕头在喊救火。

董捕头用刀砍断门上的绳索,冲入火海。

房内烈火浓烟,呛得董捕头连打喷嚏。

烈火已经烧到二人的床上。

董捕头掀开燃烧的被条,背起赵象贤往外跑,

闻讯赶来的人接住赵象贤,赵象贤头发烧焦,已经人事不省,众人在呼喊:“主簿大人!醒醒!”

董捕头又冲入火海,将床上的赵学浩背出,

“啪啪、哗啦!”房子的大梁被大火烧断,

赵学浩身上多处烧伤,也是人事不省,几人在喊:“赵秀才!醒醒!”。

5.室外晴太湖县官学

发榜公布考取秀才名单。

特写镜头,第一名,赵文楷。

赵文楷考中了头名秀才。

6.汉州知州衙门

众人将赵学浩父子抬进董捕头的房间。

董捕头用热水将赵学浩父子擦洗干净。

赵象贤苏醒过来,不停地咳嗽,吐出大口的黑痰。

董捕头:“赵大人,您醒了!太好了!”

赵象贤:“董捕头,我们是怎么啦?学浩怎么样?”

董捕头:“你们父子遭人暗算,险些丧命!”

捕快:“多亏董捕头两次冒险冲入火海,救出你们,要不然你们早就被大火烧焦了!”

赵象贤咳嗽着,要起身叩谢救命之恩,

董捕头:“举手之劳,不要客气!大人身体虚弱,养病要紧!”

赵学浩咳嗽着,吐出几口黑痰,“救命噢!!痛死我了!”

董捕头:“阿弥陀佛!菩萨保佑!,二位苏醒过来就好了!”

7.室外晴望天

报子骑快马,将喜报送到望天赵学浩土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