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回到三国搞工业> 第34章 第一次中日韩大海战(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章 第一次中日韩大海战(下)(2 / 3)

,孙坚失去主力无力再战,倭国得以保全住自己的国土,赢得一个喘息的机会。

唯一奇怪的是,为什么区区小国百济,会背叛强大的东汉帝国。难道它就不怕对方纠集全国之力进行报复?其实,纵观整个战略态势,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百济会冒天下之大不违,行此看似弱智之事。

主要原因,就在于东汉帝国咄咄逼人的两路出兵计划。虽然何进带领的北路军,声称目标是要灭亡高句丽,而高句丽与百济、新罗两国之间,也没少发生过战争。

但对于百济方面,虽然高句丽是它的敌人,不过同时,在阻挡更加强大的东汉帝国方面,也是一道坚固的北方屏障。面对着咄咄逼人的东汉帝国,面对着好大喜功的汉灵帝。

没人能保证汉军在两路大军获胜之后,高高在上的汉灵帝会不会在喜欢挑事的李德顺教唆下,一时兴起,从水路两面围攻百济和新罗,从而拿下整个朝鲜半岛。

所以,百济勾结倭国,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是不得已的先下手为强。他们已经做好准备,一旦北方的高句丽顶不住汉军北路军攻势,就会联合新罗,举国动员北上,支持高句丽继续同汉军战斗到底。

这场大海战,其实孙坚败得很冤,他制定的战术,作战计划,是建立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基础上。

但他没想到敌人会这么坚决,在发动白磷粉奇袭过后,一上来就以拼命的方式发动自杀袭击。这就好比拳击比赛的时候,拳王泰森摆开架势,准备凭借经验,依靠常规战术顺利拿下一个新手。但对方这个愣头青并不买账,在裁判没有宣布比赛开始的时候,就趁你不注意,狠狠给你一拳,将你打蒙,然后就是劈头盖脸一阵痛打。结果,他被维持秩序的警察带入监狱的同时,泰森也躺在地上奄奄一息。

所以孙坚也是如此,当时他根本就来不及做出反应,何况,作为一个正常的水军将领,又有谁能想到敌人会采用这种不要命不要脸的攻击方式。

于是,后来的军事爱好者,在分析这次令人津津乐道的对马大海战时,竟然一致得出结论,在当时的航海技术条件下,依靠风帆战舰的性能,无论怎么计算,得到的结果都是让人扼腕叹息的两个字:无解!

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东汉方面能够提前发现百济与倭国勾结的阴谋,进行针对性布置,但这就是历史,任何人都改变不了。

此刻,东汉水军追击舰队,已经汇合商船队,他们面临一个十分棘手问题。

汉军旗舰,太史慈、韩当、祖茂、黄盖、程普等将领围坐在孙坚旁边,此次耗费国库大量钱财的远征,不但未能成功登陆倭国,反而在一天时间,丢了八万多将士。

想到那些漂泊在海面上的冤魂,他们一个个黯然神伤,脸色苍白的可怕。

“诸位将军,此次出征,我指挥失误,不查百济与倭国勾结之阴谋,致使我八万将士含冤而死,我孙坚自当自刎谢罪。”孙坚眼角滑下一抹悲痛的眼泪,那些死去的士兵当中,大半都是仰慕自己江东猛虎的威名,慕名而来的江东子弟。

哎!

孙坚抹了抹眼角,拭去泪花,语气沉重道:“我孙坚百死,也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此刻召集诸位将军前来,是要你等在我死之后,指定一位接班之人,带领剩余将士回国,不知诸位将军心目中可有人选?”

黄盖知道孙坚受到打击,心中有了死志,而且,为了保全他们这些败军之将,避免回到东汉受到朝廷责罚,主动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他感到一丝温暖,急忙劝解道:“将军,万万不可轻言自裁。”

其余将领也纷纷反应过来,忙开解孙坚。

孙坚摆摆手,制止道:“某死志已存,诸位将军勿再劝解,还是继续之前的问题吧。”

“不,将军,盖之所以制止将军赴死,一是敬佩将军高节,其二,乃是将军不能死。”黄盖继续打断道。

孙坚有些纳闷,忙问道:“公覆何出此言?”

“敢问将军,此次水路两军远征,抛开陛下不谈,追根溯源是何人指示?”黄盖没有回答,而是提出反问。

孙坚冷哼一声,甩了甩衣袖,气恼道:“自是那为祸天下的阉人李德顺所为。”

“那好,盖再问将军,李德顺是什么样的人?”黄盖继续追问。

孙坚咬牙切齿道:“此人乃是心胸狭隘,瑕疵必报的奸邪小人,善于媚言蛊惑圣上,陷害忠良,结党营私,专横跋扈,将整个大汉江山搅得乌烟瘴气。”

听完孙坚大骂李德顺的话语,黄盖这才解释道:“既然将军知晓那李德顺的心性,那么此次我汉军大败的消息传回洛阳,他作为极力主张出兵之人,为了减免自己的罪责,必然会在圣上面前敬献谗言,污蔑我等败军之将,陛下盛怒之下,必然会那我等治罪,以儆效尤,甚至我诸位将军之家眷,也会受到牵连。所以,盖才制止将军赴死,因为,即使将军死了,也无济于事。”

众将闻言,眉头紧皱,这种事情李德顺确实做的出来。

“诸位将军,请问,若李德顺颠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