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斩邪问道> 第157章 人心本私向魔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7章 人心本私向魔都(2 / 4)

长卿说要上路,得解决衣食住行。

目前一穷二白、环境又格外不友好的情况下,把这四样做好了,才算是有了生存的基本保证。

可在白延彬他们看来,这四样可真是难。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顺从徐长卿的原因,因为他们发现徐长卿是真的能把问题都解决了。

比如说衣。

徐长卿弄出一种奇特的材料,破布,树皮,动物皮,以及树胶和其他几种好好说不上名堂的辅助材料,最后弄出的类似重皮般的能有15厚度的材料,隔温保暖效果意外的好。

冲锋衣那么细密的织物,极地服那么精良的防寒服,都隔绝不了魔土的阴寒侵蚀,它却可以。

用另外一位解冻人士魏光荣的话说,光是凭借这材料,徐长卿就有在魔土发家的资本。

有了这被称作防寒皮的材料,衣的主要部分算是解决了。其他就是拾荒捡旧衣解决问题了。

当初邪魔势力推进迅速,对其严重缺乏情报的人类一方被打晕了头,一场场败仗,连溃千里,魔土赫然之间便成三面包围之势,北、西、南,人们疯狂东逃,为后来的拾荒者留下了不少可供利用的遗产。

只要足够细心、耐心,总是能有所斩获的,尤其是徐长卿总是有办法带人们去一些危险地段寻物。

这些地方看着不是随时会坍塌,就是又是毒烟、又是鬼雾,光是看看就知道很成问题,普通拾荒者很少光顾,徐长卿却可以利用光、热、通风等土办法,将危险解决或轻化。

光顾这样的所在,自然比去被其他拾荒者反复筛过的地方更容易有收获。

食物,或者说饮食,徐长卿教会了从森林中找食物的几种手段。

有些食物,能吃,但与获得的付出相比,并不划算。

徐长卿特别强调了这一点,生存也是一种经营,总是亏本,也就离死不远了。

以森林中比较常见的蘑菇为例,易采摘且无毒的,经常被野兽啃食的残破,活生虫子,卖相很不好,别嫌弃,有生物替你验证有无毒了,稍微处理一下就是好食材。

魔土的森林乃至村镇的一个比较可怕的原因,是污浊之力释放以后,暴虐的精怪徒增,官方一度以为是邪魔的斥候部队抵达了,这造成了恐慌性的大逃亡,也导致了应对失误,他们向森林投放了落叶剂类的化学毒素,城镇也用了类似手段。

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寻常的轰炸效果并不好,就指望毒素能屠杀敌人了。

结果让整个环境愈发的对人类不友好,跑去丛林拾荒,结果善泳者溺的猎人很是有一些。

所以魔土的人类在舆论风传的作用下,基本因噎废食,不太敢向丛林索求生存物资了,甚至有人宁肯挨冻,都不愿生火,因为的确发生过有人拾柴生火,结果被篝火毒烟熏死的事情。

他们都多少知道一些这方面的事,因此远比白延彬、魏光荣这两个缺失近三十年见闻而显得无知无畏的家伙更明白徐长卿的神奇。

在某天难得的对徐长卿说:“您大约跟传说中的有熊部落有关吧?”

“有熊氏?”徐长卿来了兴趣。

要知道在地球的华夏传说中,有熊氏住在姬水,是华夏八大古姓之一,而他们的另外一个名字是轩辕氏,是汉民族的前身主体。

而在这个世界,有熊和轩辕,貌似是分开的。

按照这个世界的传说,轩辕是从有熊走出来的一支。

说白了就类似于蚂蚁分窝,这片土地容纳不下更多人的啃食了,就有一部分分离出去,另起炉灶。

轩辕就是这么来的,他们是顺流而下,从这个世界西北面的昆仑山而来。

因此,就地理位置而言,这里的有熊氏多半也是分流出的一支,以有熊为名,大约是有继承先祖荣耀,效其法度之意。

事实上徐长卿猜对了,按照所说的传闻,有熊氏的确是恢复了较为原始的聚落生存方式,朋友来了有美酒,敌人来了有猎枪。

白延彬在一旁听的也是啧啧称奇,道:“很有意思,但必然不被大多数人接受。有识之士会发现,这样的制度体系就是过家家,在残酷的大环境下,看着很美,其实是缺乏生存能力的。”

这是玩政治的人的说法。

而商人代表魏光荣则道:“可以尝试建立贸易,他们能独树一帜,必定有自己的风俗产品。这样的复古的文化遗产也应当保护。”

而就专职打男的的角度,看到则是本事:“他们有独到的技艺,保护自身体系的存在,据说魔都都拿其没有办法。”

徐长卿的角度呢?

他是这么说的:“苦难时造就的信仰萌发。废土上的光与暗,他们代表的是光吧。如果有机会,我倒是不介意帮他们一把,引导他们走上正确轨道。”

这话听起来真的是有点托大,不过在场之人因为各自的原因,并没有当场反驳,打徐长卿的脸。

什么是正确轨道?

在徐长卿看来,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