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重生之那年心动> 第二十七章 尘埃安宁之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七章 尘埃安宁之地(1 / 2)

秦智轻轻晃了晃脑袋,驱散残留的睡意。他起身坐在床边,双手撑在木床厚厚的床沿上,两只脚耷拉在空中,偶尔晃动。他抬起头,目光在房间游走,望着那些熟悉却显陈旧的摆设,眼角隐隐有些湿润。

此时他在乡下老家,在他长大的地方。一家人上午便坐上了回家的车,回到这秦家世世代代生活着的土地,看望固守在这儿的爷爷奶奶。

秦智轻轻抚摸着床侧拢挂着蚊帐的铜质钩子,目光停留在漆着红色油漆的木床上,思绪有些飘忽。

他曾多次在梦中遇见这个熟悉的场景,尤其孤身一人在国外的时候,思念更甚。这是他永远都不会忘却的记忆。

秦智是在这儿长大的,他人生的前十二年都在这儿度过。早年的时候因为父母在外支教,自从一岁断了奶之后,秦智便与父母分离,此后便一直呆在爷爷奶奶身边。直到他上了初中,父母的工作也稳定下来,一家人这才团聚在一起。

秦智下了床,穿上鞋子,走在这坚实的地上,心很静。他走得很慢,跟刚回到家时一样。他的手轻轻触着粗糙陈旧的青砖墙,手指随着步子在上面滑动着。

秦智走出房间,脚步依旧很慢,眼睛四处张望着,对于这座屋子,他怎么也看不够。这是他心里唯一的家,是他的心安之所。他的目光缓慢地掠过这房子每一寸土地,包括那些角落里纵横交错的蛛网,似要把他们都刻在脑子里。

他穿过宽大的客厅,热烈的阳光透过开在一旁厨房上的天窗照射进来,那些尘埃在阳光下显出痕迹,在这青砖白瓦的屋子里缓缓飞舞,屋子里很静,一切都显得安宁。

秦智往前走了几步,阳光投射到他脸上,他鼓起嘴巴,用力将眼前的尘埃吹乱。那些细小的颗粒激荡着,相遇或是分离,泛起阵阵的光亮。

阳光有些晃眼,秦智眯了眯眼睛,抬手遮在额头,脑袋下意识地往旁边转。着眼处,只见屋子里黑黑的,片刻后眼前才慢慢清晰,那些熟悉的物件儿慢慢显露出来。秦智望着这些“失而复得”的记忆,傻笑着。

再过几年这房子便会因为小叔要建新房而被拆了,自己这唯一的心安之所也将成为过去,秦智轻轻叹了口气,心情有些复杂。

“今天怎么傻里傻气的?”耳边响起沧桑且浑厚的声音,秦智刚要转头,脑袋便被轻轻地拍了一下。

秦智回过头,看着拍打自己脑袋的人,咧开嘴笑着:“爷爷!”

“你小子今天是怎么了?也不见去找你那些朋友玩儿。”爷爷说着话,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拿过饭桌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凉凉的喝下肚。这天儿,可热死了。

秦智走过去,挨着爷爷坐下,拿起茶壶,也给自己倒了一杯,学着爷爷的样子喝下。

“你小子!”爷爷长出了一口气,散去身上过多的热量,好笑地拍了拍秦智的后脑勺。

“呵呵!”秦智伸手轻轻揉着自己的脑袋,仍对着爷爷笑着。

爷爷秦祖诚,今年五十七岁,是秦家村赫赫有名的也是唯一的一名医生,中西医都精通,村里人有个大病小灾的都找他看。秦智从小体弱多病,也多亏了爷爷的精心调养,这才健健康康的,现在也还算得上是个壮小伙了。

秦智小时候最最崇拜的就是爷爷秦祖诚,一直嚷嚷着长大后要跟爷爷一样做个救死扶伤的医生。

针灸算是爷爷秦祖诚压箱底的绝活了,爷爷也一直盼着秦智将来能把自己这一手绝活给传下去。记得七岁那年夏天的某个午后,刚下过一阵雨,秦智跟一群小伙伴在村口的小河里洗澡。玩得正欢,一个小伙伴突然全身抽搐,片刻后竟然昏了过去。这是俗话说的“打摆子”了,一群孩子急的呀,赶忙叫来在附近田地里劳作的同村的叔叔,背起光着屁股的小伙伴就往家赶。

叔叔把小伙伴给放在了家里的医疗室里,赶紧把爷爷秦祖诚给叫了过来。其他几个小伙伴都自告奋勇的去帮忙找家长,只留下秦智跟在这里。

爷爷秦祖诚伸手摸了摸小伙伴的身子,感觉有些冰冷,他沉默着转过身,从一旁的柜子里拿出一个类似毛巾的东西,然后摊开,露出里面的银针。他点燃一旁的蜡烛,把银针从火焰中掠过,消毒,然后一根一根的插在了小伙伴的身上。

最令秦智吃惊的是小伙伴的“小伙伴”上也被插了好几根银针。在秦智有些痴呆的目光中,秦祖诚伸手在银针上或弹或捻着。片刻后,爷爷又从药柜里拿出艾草制成的棒子,点燃,在某些穴位上插着的银针附近烤着。

不一会儿,小伙伴悠悠地睁开了眼,看着自己身上插着似乎数不清的细针,眼神里有些恐惧,秦祖诚示意他不要乱动,又留了一会儿针,见小孩儿的脸色慢慢红润,这才收了针。

小伙伴的家长终于从地里赶了过来,看着在床上躺着的儿子,一脸焦急。待秦祖诚说没事儿了,这才放下心来,手在身上掏着,过了片刻才发现没带钱,只好下次再给。秦祖诚也没当回事儿,便说算了,反正也没多大事儿,嘱咐了几句就让他带着孩子回家了。

小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