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僵然一下垂磕在地表。“碰”地一声闷响。沉沉的。
走了一生的路。终到了头。还是沒有能够走过这咫尺间的距离隔阂……胤禛的目光定格在云婵的面上。就此再也移不开了。他死不瞑目。
斜阳如织。溶溶金波若了狂舞的长蛇。迷乱尘世里的万事万物。似在这一瞬都被染了娑婆。
云婵眸色繁复。
她与胤禛之间这大半世的纠葛啊……往昔一幕幕早前从不曾上心过的温情。忽而潮水般席卷。
那冰天雪地里默契在心的红尘漫步、那木兰围场将她手中帕子猛然抢过的愤怒与疼惜、那在她还玉之时眉目暗存的失望自苦、那雍王府里夜半之时的门外静语、那九重深宫从未言起的小心呵护……她用尽一生去想去思她与他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情纠葛。她一直以为他对她只是为了尽一个男人对自己女人的责任。她跟他之间因为十三爷的缘故而有了知己般的默契。如此而已。只是不曾想。怎么都不曾想……却原來。他也是爱她的。原來一直都是她错了。从始至终、由头到尾。他都是爱她的……
即便并不是每一段爱都可以得到回应。即便他积压在心隐而不发、又热烈的如火如荼的爱带给她的是一生一世的弥深伤害……但似乎人世间的任何罪孽、任何伤害。只要带上了感情的缘起。一切便又都变得可以原谅了。可以。那么轻易的原谅了……
情不问因果。缘注定生死;缘起即空、情初已灭。这好一通浩浩然的盛世华章纠葛。对于云婵來讲。诸多因由不过是她当年在蘅苑客栈里的一时兴起。因着那一时兴起。她骋着玩心去引诱一个小和尚破酒戒。从而引发了掌柜的追打、十三的相救、十四的相劝、与太子的偶遇、被太子看上后为了躲避收房而跻身八贝勒府、再到与四爷的一夜夙孽……由佛家而起的引子。引出了后面的种种。而归根结底也就是云婵的“一时兴起”。正是那一念。一念若起。可成就万水千山、云雾之巅;一念若灭。可翻手云雨、沧海桑田。一念有、一念无。全在这一念之间……
“蘅”、“恨”。“苑”、“缘”;““蘅苑”、“恨缘”。一早注定。
暮云深处。明月婵娟。依依宫柳拂宫墙。楼殿无人春昼长。燕子归來依旧忙;忆君王。暮云深处。月破黄昏人断肠……
该结束了。什么都结束了。再也无挂碍了。
云婵颦起的黛眉终是一展。漾着阳春四月天里最纯、最嫩、最鲜香的碧水桃花的软眸潋了润润的波光。迎着胤禛荡涤过去。
太多太多情愫氤在她的心底。抑制不住、又发作不出。有感动、有怨怪、有释然、有放下、有慨叹、有苍凉、有无奈、有……最后的最后。情至极时。浮下一滴泪。顺着纤狭的丹凤睛眸噙在眼角。又自眼角缓缓滑落。挂在睫毛的边沿。经久经久。在风的撩拨下摇摇曳曳。却迟迟不掉下……
金碧辉煌的大殿之外。骤起的天风惊了熟睡的云岚。胡旋起成阵落红凋木。层层树影顺着浩渺风势有节奏的左右摇摆。宛若浩瀚大海间一涛盖着一涛的起伏波浪。
溶着灿灿金波的天光。将紫禁城的伟丽浮华尽数围拢其中。红墙金瓦、琼廊甬道被渲染造势的愈发威严肃穆。庄重华美不可方物。
不知何处起了一阵虫唱。伴有离了群的孤雁懒懒的振翅之声。一切的一切。看起來都是那样安详静好……
历史永远的停在了这一天。这一天。是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
午时。
[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