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诺,”我对刚在沙发上躺下的船长说,“这样一个中心图书馆,我想就是把它放在法国巴黎塞纳河北岸,也丝毫不逊色于卢浮宫。”
“我想也是,你看到门上的铜牌没?”依诺船长说。
“没有注意,怎么?”我问。
“上面标明了这间图书阅览室的藏书量。”
“是吗?有多少?”
“孙,这间房子共有一万二千本绝版的书籍,大多都是孤本。”依诺船长回答说,“连我这个平时不怎么看书的人,也觉得不可思议。”
“我也一样,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有价值的典籍。”
这些书籍中间,我看到有古代和近代大师的杰作——这些都是人类在史学、诗歌和科学方面多年积累的成果,从荷马史诗到维克多·雨果,从巴金到著名的网络小说《诛仙》,从电影剧本到论文手稿,都应有尽有。
特别科学书籍,是这间图书阅览室最珍贵的部分,机械学、弹道学、海洋绘图学、气象学、地理学、地质学等等书籍所占的位置不下于自然科学的书籍,我明白之所以这些书籍占到这么大的分量,是因为这些都是双栖种研究的重点,如果没有这些珍贵典籍的帮助,这座神奇的城市也不会出现在大海之上。
我从书架上拿下了那本《诛仙》,这是我高中时特喜欢的一本玄幻小说,我还记得那个倔强的张小凡,甚至他身边的那只猴子小辉。我很惊讶地看到,这间房间里的《诛仙》并没有烂尾,被一个人写完了,结局是张小凡和碧瑶结婚后生了三个孩子,两男一女……我很好奇地打了这部书的封底,想看看是哪位大神,把这部小说补完的。
雪白的封底上只有一个名字,而且是一个英文名。
Amelia
又是她,阿蜜莉雅,这个小小的名字是用铅灰色的墨水手写的。一个英国女孩懂中文并不稀奇,让我惊讶的是她用极完美的文笔,补完了这部几百万字的玄幻小说。要知道不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详细了解和渊博的知识,这是绝对办不到的。
又过了半个小时左右,亚伯拉罕?萨平带我们见到了这位才女,原来她住在辛巴达城的西面。
在阿蜜莉雅的房间中央,有一个喷泉。里面的海水受电光的照耀,重新又落在了一片单由大贝壳制成的环形水池中。这是个最大的无头软体类动物的贝壳,从它镶有精细花纹的边缘上量,周边大约有七米长;这贝壳比威尼斯共和国送给佛朗索瓦一世的那些美丽贝壳还要大得多,巴黎圣修佩斯教堂曾用这种贝壳做了两个巨大的圣水池。
我们注意到一位看起来非常清纯的女孩子正坐在贝壳上,金色的长发披肩而下,让人感觉她有一种天真无邪的纯靓,更有一种雍容高贵的公主气质。我想:她肯定就是那位阿蜜莉雅了。
“嗨!”她朝我们笑了笑,然后从贝壳上跃下,跳进了下方的水池里。
“你好……”我刚想和她继续说话,但看到她跳进水池中的那一刻,就楞住了。
这是因为,她变成了一条鱼。
这样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准确地说,她刚刚变成了一条美人鱼。
……
一般,人们熟悉的美人鱼形象,源自德国传说及诗歌中常提及的美丽人鱼洛雷莱。
她经常会在天色昏暗不明的时候出现在莱茵河畔,用她冷艳凄美的外表以及哀怨动人的歌声,迷惑过往的船夫,使其分心而失去方向,最后沉入河底。
所以,有部分人认为人鱼多半用来象征不幸的事,如安徒生童话中的美人鱼。大部分的文学作品当中,人鱼的下场都很凄惨,最后都得不到幸福。
附带一提,虽然大家所熟悉的人鱼雕塑,下半身只有一条尾鳍,但古老的西方绘画里,人鱼通常都是两条尾鳍,这点相当不可思议。
不过,我们在阿蜜莉雅的身上却看不到一丝不幸的影子,她的声音非常好听、清脆。
我想她如果唱起歌来也绝对不会带上哀怨之色。
看来传说毕竟是传说,有些事情还是要眼见为实。
民间所流传的人鱼形象在描述的时候,很容易带上个人感情。
阿蜜莉雅坐在水池边,用尾鳍拍打着海水:“听说你们要去找那个地狱小子?”
“没错,”依诺船长回答说,“你知道他吗?”
“当然知道呢,不过好长时间没见到他了,这次我也会跟你们一起去的。”
“嗯,亚伯拉罕?萨平已经和我们说了。”
“那就好,我也去准备下。萨平,还有大家,等十分钟我就回来。”她说完就重新跃回到了水池里,房间中的这座水池好像同城市周围的大海相连,不一会儿,她就消失在了水池的深处。
“怎么电视上没说我们之中唯一一个进化成水栖人……水栖人的人类是条美人鱼呢?”我望着水池深处问道。
“不清楚。也许是因为英国的那些科学家只在乎能在海中生存的这个实验目的,并没有在意进化后的形态,所以没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