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银子的米。
换了衣服。他们分头行动。一家家米店买过去。这里几十石。那里几十石。总共在临安采购了三百石的米。但就这样。还是引起了米价略微上涨。
现在临安的米价已是原來未开战前中原米价的五倍有余(注7)。李宏不敢再买。怕给小老百姓带來麻烦。于是沿途南下。每遇一个大点的城镇都会停下买米。如此凑够了千石。
李宏算算。足够九离门低阶弟子吃用三五个月。便停手返回。
半路上楚明突然道:“我们以前买的都是粳米。这回你采买的全部是糙米。只怕有些弟子会不习惯。”
李宏冷笑:“百姓吃糠咽菜都吃不饱。如果有谁胆敢挑剔糙米。我必定告上掌门。罚他一天只有一顿稀粥、清水晃荡的那种。”
话虽如此。心底不是不感慨的。想当初刚入青油观。那晶亮喷香的江南粳米可是吃得自己满嘴流油。死都不肯放筷子的。
打仗。打的连仙人都开始过苦日子了。李宏苦笑。
但有件事却令人印象深刻。藕塘大捷。全临安城一个呼声。当时声动天地。连自己都热血沸腾了。看來百姓们都一样。同仇敌忾。希望早定中原。
********
********
注1:南宋不承认临安是都城。而是称“行在”。是实际上的南宋都城。临安。即今杭州。
注2:今安徽定远东南。
注3:南宋临安著名的天街。北起斜桥。南至正阳门。很宽阔。中间是皇帝御道。两边是河道和供行人行走的走廊。是南宋临安最繁华的地段。
注4:宫城以外的外城。在临安城墙之内。
注5:此处确实参照南宋物价。略有小小出入。
注6:北宋河东路。地理位置相当于今山西省。
注7:确实如此。南宋初年因开战等原因米价腾跃。即使绍兴八年丰收之年。每斗也要三百文。见《宋会要辑稿》食货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