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隋宫行> 08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84(3 / 4)

情沒有什么变化。

果然。正如我早已猜到。这些话连我都听到了。他不会毫无觉察。他不理睬别人说什么。不等于放任。据我知道。他手中耳目构成的那张网。自他还是晋王的时代开始。就已几乎毫无疏漏。

“阿婤。何必理会那些人。”还是老套的回答。

我说:“因为那些人。也是大隋江山的一分子。你若要大隋江山稳固。便不能不理会那些人。况且那些人。本就是重中之重。”

“阿婤。何以这样说。”

他微笑着问。语气并不认真。我知道。他不过当作一场闲聊。

然而。我却从未有的认真。我说:“我打个比方。也许不敬。为何你是至尊。别人便要信服你、听从你。”

杨广淡淡道:“因为我有才。便是天下士人高选。论才我亦当为至尊。”

我敢打赌。若有朝一日他真的毁了自己。害死他的必是这般自负。

我反问:“既是如此。你是晋王时。为何大家便不是全都信服你。听从你。而要信服听从先帝呢。”

杨广张了张嘴。我问出了这个答案显而易见的问題。可是他却无言以对。他此刻的神情倒让我发笑。

我换了个问題:“阿摩。你自己也说过。要令天下长治久安。便要让‘百姓安。夷狄靖’。可这不过区区的几个字。谁來说都是一样。做起來却是大不一样。阿摩。你的心里。觉得怎样才能做到呢。”

杨广不由自主地由榻上坐正了身子。

我很高兴。他终于肯认真地听我说了。我继续问道:“国家兴盛。天下太平。究竟要靠什么來保障呢。”

“是。。”杨广本想回答。忽然又改了主意。换作提问:“你觉得呢。阿婤。”

“礼法、制度。当然。还有人事。”

杨广击案道:“着啊。你我想得全然一样。”语气里透出那种寻见知己的喜悦。

忽然。他又盯着我上下打量片刻。扶了我的肩笑道:“阿婤阿婤。又要刮目相看。。你究竟要给我多少惊喜。”

“我还沒说完呢。说完了你该说:阿婤阿婤。你究竟要给我多少气受。”

杨广笑说:“怎会。阿婤说什么我都不会生气。”

我点点头。“那好。我可要接着说了。”

“只管说。”

“你重礼法。重制度。所以你新修了礼仪、新修了大业律。你又新修了官制。你也重人事。所以你删减冗官。罢黜官员四年一次考绩晋升之法。颁令官员必有政绩才得以晋升。你又罢上柱国、罢八郎八尉。设散职。你想要的都是削弱这些人在朝中的影响。我说得对不对。”

若说杨广此前还有三分玩笑。此刻却已十分郑重地颔首。称:“不错。”

我的信心也强起來。

想不到我在现代学过的粗浅知识终于可以开始派上用场。如果再往深处谈。我会告诉他。我认为长治久安之道。还必须保持礼法和制度的必要弹性。以使之能够根据需要作出及时的调整。但那是后话。眼下。我还得先说服他接受一件事。

“阿摩。你一手新修礼法制度。一手给朝中官员换血。。”

“换血。”

我忍不住笑。这个字眼用得大约太现代了。“就是。嗯。假使一个人血脏了。若能有法子换一遍新鲜的。岂不是好。”

“难为你想出这个词。好。接着说。”

“可你想沒想过。这么做。会不会过了。你听我说完。。”我示意他先不要打断我。“好像一个人病了。你接二连三地灌猛药下去。想沒想过那人或者受不了。反倒害了他的性命。”

杨广沉默。他静穆的神色显得他正在深思。

这是我第一次和他谈论政事谈得这样深。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我第一次真正的“进谏”。杨广对我的感情。决定了他对我的话。不会像对别人那样排斥。我希望他能听进去一些。这样一切都会有个好的开始。

无论怎样。我心里已满是兴奋了。

“阿婤。你的意思我明白。”他终于开口。“但治国到底不比治病。你说‘或者会’。终归只是‘或者’。若真的有迹象、苗头。那么要拿來给我看。”

“外面的怨言。”

“那算什么。”杨广嗤之以鼻。“任何一丁点儿小动静。都会传出千奇百怪的话來。我都不明白。那些人的心思怎么都花在这些地方。”

“有千奇百怪的话。是因为有千奇百怪的想法。阿摩。你到底听过多少种想法才做的决定呢。”

“咦。你这话倒像张建平说出來的。”杨广笑着说。“我需要听那么多想法。一则我沒那个时间。二则各有各的一通道理。只怕听多了反倒沒主意了。”

“你沒有听过别人如何想法。又怎么知道你是对的。”

“观百姓。”杨广毫无迟疑。“百姓富足安康。我便是对的。”

我温言道:“阿摩。你能看到所有的百姓吗。”

“怎么不能。”杨广拉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