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之策。”
叶凡一笑,似是料到殷然会做此回答,“国库空虚,以和修筑。”
“叶大人陈词滥调半晌,无非是钱的问题。”
“你……”
“殷爱卿可有缓急之策?”洛弘毅适时打断了叶凡接下来的话。一是知道殷然不讲厚道,二是想给叶凡留个台阶,不至于太难堪。
“国家财政由户部管理,还需要臣一个吏部的人的意见?”殷然丝毫不给叶凡面子,又把问题推给叶凡。
群臣皆知皇上宠幸殷然,任他如何造次,也没人敢站出来说些什么。
“解决国库空虚,无非两个办法,群臣募捐或增加赋税。”叶凡像要表达自己很懂的样子,脱口而出,却不知正好中了殷然的下怀。
“不知洛小王爷觉得哪种方法可行?”殷然把矛头指向一旁不发一言的洛羽。
群臣募捐,损害的是群臣利益,群臣必定不满。增加赋税,损害百姓利益,必会糟到唾弃。不管是群臣募捐还是增加赋税,都注定选择的这个人出力不讨好。
殷然为官多年,自然不会把这样的问题留给自己。如此,不仅解决了国库问题,也让洛羽里外不是人。
洛羽缓缓抬起了头,心思好似完全不在朝堂之中。
“洛小王爷是没听清楚?”殷然问道。
洛羽看了一眼殷然,又转向洛君颜,“臣以为,两个法子都不可行。”
“爱卿有何高见?”洛弘毅语气慵懒,身体向后靠去,摆出个洗耳恭听的姿态。
“臣以为,应当减少赋税。”洛羽言语一出,立即引起百官哄堂大笑。
“爱卿可是没听明白?”洛君颜嘴角勾起一抹笑。
“我朝的税收制度其实并不合理,赋税过重,农民每年的收入除去缴税,剩下的只够温饱。长久以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便会降低,试想,若是你一年的劳作大半交给了他人,你还会好好的做事么。”
殷然望着他,若有所思。
“说是减少赋税,也不完全是,可按一定的比例征税,多得多缴,少得少缴,百姓得到的多了,积极性便会提高,缴纳的赋税自会增多,国库自然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