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1906铁血新华> 第30章 兵临山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章 兵临山下(1 / 2)

张泽华没有搞什么“愚兵之策”。临时远征连队内的一百八十余名孩子都知道在进入鄂西北地界的时候距离目标越来越近了。

吸取了之前多次迷路的教训,张泽华提前安排了不少人负责一日形成内路况的侦查和摸底,这才能够在过了襄阳府之后的路程中连续几次夜行与昼间潜伏都比较顺利。没有再被农夫或商人发现。

牛头山老虎寨并不是什么偏僻荒芜的地方,而是临近多省交界之地的一处集市,也正因为如此才容的下二百人上下算是规模比较大的杆子能在老虎寨常驻。一些近代精锐强军都不可避免发生过的夜战中寻错山头的事并没有发生在张泽华率领的这只新兵连队上。因为牛头山老虎寨实在是个太明显的地方了。

在之前的多次事先侦查中,张泽华也对望天虎那股人所在的位置了有初步的了解。

“那些人看起来只是随便在距离老虎寨二三里远的地方寻了一处很寻常、山顶还算开阔些的山头。”当负责侦查的孩子这样回答的时候张泽华仅仅是把手伸了出来:“看图才能明白!”

好歹还算是有点儿教育的底子,这一路上也学了不少。悟性好的一些孩子依然无法算是脱盲,但画图却总是会的。而且也学会了估测与描述大小。

“我们用管带的方法大致估测了下:山寨的高度大概能有五六十人身高的样子,近三十丈,哦也就是近百米。。。”张泽华比较熟悉的一些后世原理参照物都是以米为单位的,因此为了方便也向营里的孩子们推广了这个方案。

“山寨的南北大约。。。大约四十米,东西大概六十米,建起了高一丈左右的围墙。我们在远处的一座山峰上仔细观察,没有发现那围墙内有庙宇般的建筑,似乎只有临时的营帐与一些壕沟。就像是一处湘军的大营立在了山丘上一般。”经过许多日子的灌输,营里的不少孩子们对于一些军事相关的知识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张泽华又仔细看了看目标所在山丘附近的大致地形。

此时的孩子们当然不会测距或者搞什么等高线地图,就是甲午战争时代日本军的一些野战军事地图仍然是十分简略的,没有日俄战争时期那么正规。不过通过这些简单的草图再加上其他几个负责事前侦查的孩子的补充,张泽华还是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看来要完成构想中的袭击,并没有什么地理上的障碍,剩下的就只有看接下来的运气了。

想到这里,在太阳在一次落山、白天潜伏轮休也完毕后最后一次展开了夜间行军。

夜间行军事先需要查探的经验让百多人的队伍顺畅了很多,虽然要在夜间行进在几乎漆黑一片的山区,可终究还是在黎明前的曙光刚刚在天边映出了影子的时候找到了先锋队在黄昏前设定的标志物,还有先遣小组所在的地方。

“测距用的标识物都准备好了么?”张泽华询问道。

在这个时代,就算有先进的光学测距仪,如果没有参照物或不清楚目标的大小,仍然只能进行很概略的测距。不过如果在目标的侧向附近有专门准备好的标识杆,那么就算用最简单的拇指测距法也能在一里以内很准确的测距了,更别说利用简单的尺具一类的东西。

就在张泽华带领着临时远征连队的孩子们夜间潜伏到预先侦查好的制定位置做着天亮时攻击准备的时候,预想中的意外还是发生了。鸟枪独有的枪铳声在黑夜之中响了起来,灯笼的光芒虽然在远处看起来很微弱,但还是引来了至少七八支鸟枪、十几张软弓的攒射。连绵不绝的上百支箭和几十发弹丸打的临近照明灯光附近的地方尘土飞扬。

幸好虽然队伍是第一次出战,张泽华却向每一名新兵都讲述了什么叫做敌情意识。

在敌人的老巢附近,可能遇到的许多坏情况都实现有了准备,躲避在临时壕沟内的孩子们因为事先就有的心理准备而没有人惊慌失措。张泽华也很庆幸孩子们没有太过激的反应。

张泽华早就做好了安排并对每一队孩子都叮嘱过不止一次:除非黑暗中的敌人摸到三丈以内的距离,否则避免在夜间与强敌发生冲突是第一原则。张泽华当然明白自己带领的只是初经战阵的孩子,可不是什么经过战争检验而筛选出来的精锐之师。可敢于在夜间挑衅的敌人,那一定不是平庸之辈。白天依靠准备好的工事和起码的火力自卫的信心张泽华是有的,可夜间白刃距离上致胜的把握是没有的。

暴露出来的火光被打灭之后,没有发现有黑影摸过来的迹象。经过半个时辰的潜伏和临战恐惧的考验,天色渐渐开始蒙蒙亮了。近处的一些景象和远处大致的山脉轮廓清晰起来的时候,张泽华才开始下达了作战命令:全连分成四个四十多人的临时排群携带四门包铁青铜轻炮还有相关弹药展开对目标所在山丘的包围并抵达已经侦查确认好的位置上。

而在此时,不过百米高左右小山丘上的“望天虎”的神秘头目也早已带着透过厚厚的寨墙上的射口向山下远远望去。他手中的一支看起来十分精良的千里镜就更证明了不同寻常的身份。一开始的时候,这些孩子们的表现还颇令他有些暗自赞赏:在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