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群中一位头发花白过一半的老者,此时也是眉头紧锁,一脸思考之态,自他走进酒楼之后便来到那副对联面前,一直的思索眉头从来没有舒展过。
老者喃喃自语,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这对子……老者不由的感叹,看来自己的确老了,对不上来咯,虽然心中不甘心,但事实他真的对不上来。
这样的对子类种,他根本不知道如何对起,难哪!,真乃是绝对啊!他倒是很期待有那个才人能对的出来。
看来这趟没有白来啊!中华楼之主的确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老者心中想道。
先不说菜好不好吃,看菜的颜色就令人食欲大动了,大堂中飘满了浓浓的菜香味。
……
酒菜陆续的上到了,客人的酒桌上。
客人都忍不住的夹上一口,最后都是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这菜……
“天哪!这菜真好吃。”
“简直是美味…”
“别抢别抢给我留一块…”
他们现在才知道,原来菜还可以做的这么好吃,他们感觉几十年都白活了,这才叫真正的菜嘛!真可称得上是美味佳肴。
客人们都大夸菜味鲜美,好吃无比,所以当端菜的少女刚放下盘子,客人们都赶紧动筷子,三下五下一盘菜就被解决了。
“你看看这鱼以前只知道用水炖,用大火蒸,怎么就没想到放了糖醋还这么好吃呢。”
“这青菜以前我怎么没想到用水煮了之后,烘干在调拌呢?”
“还有这花生米,怎么把糖皮裹上去的。”
众人异口纷纷,夸菜做的好吃。
一大坛一大坛的酒水搬了出来,今日酒水随便喝,而且管够,这让客人值得兴奋,一碗接着一碗的大饮起来。今天就是一个爽字。
大碗的喝酒大口的吃饭,为台上的表演大声的喝彩,那叫一个痛快。
第124章:民族智慧
论名气中华楼知名度远远比不上那些老字号,但是中华楼以特色美食、民族文化、名人效应、让利促销等手段,短短半天的时间轰动长安城。
中华楼开了一个好头,对郑丽琬,秦风也算有所交待了。
当天,秦风放开心境,聆听三位书法界泰斗谈论书法,秦风获得不少珍贵的知识。四人谈谈说说,大是投机,常言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秦风口齿伶俐,言辞便给,兼之具备后人创出的书法心得,也非虞世南、欧阳询、遂良能够知晓的,说出话来,三位宗师每每大叹深得我心,当真是一见如故,相遇恨晚。
四人互换墨宝,直至深夜,方才散去。
此后数日,秦风除了在家演武学箭,就与虞世南、欧阳询、遂良聚会,踏踏实实的与他们学习书法奥义。
三人见秦风开宗立派了还在如此谦虚好学的心态,感动之余,也把自己生平之经验毫不保留的传授给了秦风。
时间在悠闲且充实中度过,随着考试临近,长安人的流量明显增多,几样考试同时进行,对长安硬件设施与治安无疑是一个天大的考验,全国各地、百家百业人才汇聚长安,若是出一两件打架或者死亡事件,那么,对于大唐皇帝的威信而言绝对是一个天大的丑闻。
李世民对这次考试十分重视,考试期间,特意派遣十二卫中的左右卫、金吾卫协助城防军维护长安的治安。秦风见此,忍不住主动请缨,将虎贲军也拉到长安城,与其他友军一起,打造铁桶一般的长安城。
为表示自己对武功的重视,及大唐的铁血之风。
李世民特意将武举安排在了第一位。
武举,共计五千八百余人报名。
由于是第一届,且又有些仓促,参与的人是少了一些。相信下一届,无论是在准备还是参与的人数方式,将会更加完善、参与的人数更多。
武举采用淘汰制,以强者为尊的理念,选拔出最强者。
为了不耽搁此后的文举等考试,李世民与大臣商议后,将参与的武士分为五十八组进行选拔,为了不落是非,也为了展现李世民公平公正公开的态度,武举的一切进程都在公众面前进行选拔,最终将挑选出五十八人进行决赛,以此层层淘汰的方式,选出十二名最出众者,然后,在李世民亲自监督下评选出三甲:状元、榜眼、探花。
第125章:决赛(一)
天色渐明,观众席位已经坐满人。
一些没有抢到坐位的,与亲朋好友挤坐一起,好在,大唐盛行席地而坐,没有椅子的存在反而可以容纳更多人。
“咚”、“咚”、“咚”……
吉时一到,数十名赤着上身,浑身肌肉充满爆炸性的力量的壮汉奋力击打着战鼓!顿时,数十面巨大的战鼓响起惊天荡地声响。
鼓声密集,在回音的作用下,不住的回荡,最终汇合成一组震撼人心的战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