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阳气阴气之升降播迁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顺生则逆退,有昼即有夜也;昼生则夜退,夜生则昼临。总之,周易之道,即“数往者顺,知来者逆”,逆则能生,顺则有死,顺中之死有限,逆中之生无穷,有生则不生,无生则长生,一逆一顺,天道悠远!
何谓“逆则能生,顺则有死”,是因为阴阳对应的为水火(通俗点就是冷热),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两者相互流动变化就会形成变易,阴(冷)主降阳(主)主升,因此变易之数,就是阴阳升降之数——阳于上,升即逆;阳升即冬入春,天气回暖万物复生也,即所谓的逆则能生;阳气下降,则为顺,天气寒冷,则万物蛰伏即为死。因此农时家云“阳气日升,万物日盛者,此皆逆数也。逆则气来,即从阳得生之道也”,阴阳升降播迁顺逆互换,就是天道就是宇宙规律。
这种天道规律也可以对应人道,因为人道本乎天道,天心就是人心,换句话说,天上有阴霾能遮蔽日月,而人有愚昧贪婪,则可以遮蔽良知。所以人喜欢顺境,多半是喜欢骑简单安逸,而讨厌逆境就是害怕其劳苦艰辛。因此孟子所言的“天降大任于斯人”,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就是人道的能“逆”,能逆者生,而一味顺者死——“知士而舍逆,则有屈而无伸;农而舍逆,则有种而无获;工而舍逆,则有粗而无精;商而舍逆,则有散而无聚”!!!
2、被修真小说误读的顺逆之道
修真小说的顺逆之道,大抵从两个地方来,其一是道家“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其二出自张三丰的《无根树》“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不仅张三丰的这首《无根树》被人误读,就是张三丰本人,在不少人的穿凿附会之下,从元代的遗民,变成了反元的激先锋,当然这是题外话和本书无关,不再赘述!张三丰的《无根树》“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这里的顺逆之道,其实就是上面周易所言的阴阳顺逆升降变迁之道,是宇宙运行的规律,但张三丰的这首《无根树》居然变成了采占家的男女交合,或者搬运家以黄庭穴为中间,以气血后升前降为颠倒,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顺逆之道,在主流的修真小说那里,变成了“始知我命不由天”的逆天,也变成了逆天改命为争夺一线先机,可以像白飞那样算计,可以神挡杀神佛阻屠佛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其实这些作者完全误读了上古道家的“长生、顺逆”之道以及修炼之道,以《修神外传》萧华先天凤体的“一亿三千两百个小点”,其实这“一亿三千两百”的数字大有来历,他是玉皇大帝经历的劫数,三千二百劫才修炼成为金仙,估计在现在的修真小说里,这样的资质也就是战斗力为5的渣渣!现在的修真小说,主角不是逆天就是速成,不是越级挑战就是大杀四方,在实力低微的时候也可以无比嚣张——实在有点怀疑这些作者的智商,在有人即为江湖的纷争里面,实力低微还一味自大嚣张却没有挂掉,这种小说看多了真怕有点拉低了自己的“智商”!在主角的速成和出其不意上,探花《修神外传》“天狱”时间碎片的设定,已经包围在神州墟的“时间光结”都是了不起而且让人耳目一新的设定:让萧华在天狱修炼了2万年而外界才200年,这样萧华再返场就会大大增加震撼效果,当然这些都是和本文无关的题外话,略而不谈。
这些小说的作者,根本不知道真正是顺逆之道,是,顺逆有别,该逆则逆、该顺则顺——己身弱小之时,就要学会顺,因为顺本身就是为了逆,为了逆不得不顺,在顺逆之间,修的其实是自己的道,修的是自己的向道之心。因此修真偌仅仅为了“逆”不过是无知的狂夫;偌只有“顺”,不过是随波逐流的俗物;人道迩,天道远,就像《修神外传》星月宫论法的那位神界大能,在天道面前都会失态失算的时候,更何况平凡蝼蚁一般的凡人!
修真小说要是把握不住这个顺逆之道,而一味讲究“逆”,绝对会流于“速成”的套路,这种套路,是修真小说的“春*宫”,打开书本,一晃眼你就进入了一个修炼奇境,如同春*宫电影和*******瞬间”就把你吸纳到情欲的世界。可是大部分的剧情,就像时下电视里面的古装剧,你千万不要在剧情里面寻找它们和历史人物的对应,那些不过套用一个名字,或甲或乙,都适用。自然,这类修炼作品几乎背离了它们的根源——没有修炼的目的,就像历史剧和历史人物压根儿没有一点关系一样;同样的,如果说古装剧的戏说不同于那个人的历史。春*宫电影,呈现的也不是真正生活意义上的爱情,主流修真小说,所言的也不是应该有的修炼方式。事实上,所有的学问和爱情都需要时间来培养,需要精力来灌溉,需要理智的心去析出、把握和判断,大凡追求,无论是智慧,还是爱情,是断然没有终南捷径可走的。
三、血酬定律与修真小说带给我们什么
1、什么是血酬定律
血酬定律研究的是生命、生存资源、以及资源分配的规则,血酬即暴力掠夺的收益即对暴力的酬报,就好比工资是对劳动的酬报、利息是对资本的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