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越发惭愧,身为御药院的供奉,无力救人,却只能求助于方士道士,实在无能之极!
贾贵妃静静坐回理宗身侧,玉手又握住杨太后枯瘦的手,静静等待着她的苏醒。
“嗯……”似是吁气,似是呻吟的声音忽然响起,在寂静的殿内显得颇为突兀,亦极清晰。
“母后!”理宗大喜,忙自绣墩上起身,探身靠近杨太后,紧紧的望着她缓缓睁开的双眸。
“官……家……?”杨太后声音干涩,双眸中仍带着迷茫,有些疑惑的望着眼前之人。
她的双眸深如古潭,虽已是老年,却仍旧不失其光彩,可以相见,她年轻时的风姿是如何动人。
“母后不必担心,您已服下了灵丹,很快便会痊愈的!”理宗紧紧握住杨太后的枯瘦的手,温声说道。
“唉——!……皇儿不须骗我,我的身体,我自己有数!……我已经老了,也该去见你父皇了!”
杨太后嘴角牵起,虚弱的笑了笑,淡淡说道,语气中带着一股超然,丝毫没有惊惧之意。
“母后!”理宗忙打断她的话,带着责怪大声叫道,复又放轻了声音,温声说道:“孩儿怎敢欺瞒您?!……莲柔的病是谁治好的,母后知道吧?”
莲柔郡主虽是体质纤弱,又有绝症在身,却极得杨太后的宠爱,当初听到她的病被治好,高兴了好一阵子。
见杨太后轻轻点头,脸颊带上几分笑意,理宗又忙道:“涉人的弟弟贾似道,当初我去丞相府的时候,人已经是死了的,已经咽气了,请了子虚先生出手,还是被救了回来!……子虚先生的神通,母后应当知晓的!……儿子已经从子虚先生那里讨来了一枚灵丹仙药!”
“哦?……是他啊!”杨太后慢慢点点头,幽潭般的双眸渐渐回复了神采,生机渐现。
经过莲柔郡主的渲染,王子虚的形象已深入杨太后的心,只是碍于宫中的规矩,不能接见外臣,她一直无缘一见这位神仙般的人物。
她本想见他一见,却又有御史台的谏官们的弹劾,将王子虚冠以“妖道”“妖人”,她自是不能随心所欲了,一直暗叹着可惜,没想到这次竟是他来救自己。
此时,她渐渐感觉到了,自己腹部暖融融的,极是舒服,像是一只暖炉放在腹中一般。
四肢百骸亦渐渐被这股融溶溶所包围,说不出的绵软舒适,仿佛浸在温暖的水中。
见杨太后她眯着眼睛,不言不语,理宗有些担心的问:“母后,您感觉怎样?”
“很舒服!”杨太后仍旧微眯着眼睛,感受着浑身的温暖与绵软,这种彻底放松的滋味,她从未尝过。
看着杨太后已恢复红润的脸色,加之她说话的声音不知不觉中已变得中气充足,贾贵妃在一旁嫣然笑道:“看来造化丹已经见效了!”
理宗点头,静静看着微眯着双眼,似睡非睡的杨太后,身心也放松了下来。
杨太后虽非他的亲生母亲,但对于他,却无异于再造之恩,当初能够坐上皇位,与杨太后的支持有莫大的关系,当初度宗死得突然,未留传位遗诏,杨太后在灵前直接宣布,将理宗推上了帝位。
“官家……,让子虚先生过来,老身要好好谢谢他!”似要睡过去的杨太后忽然说道,仍旧微阖着双眸,似是沉浸于妙境之中。
“这……”理宗呆了呆,有些哑然,微带着苦笑回答:“太后,子虚先生他已经离开了。”
“已经离开了啊……,那官家能不能请他过来?”杨太后睁开了双眼,本是幽潭般的眸子更显得深邃动人,令理宗无法拒绝。
理宗冠玉般的面庞仍是苦笑,胳膊伸到身后,摆了摆手。
身后的御药院五供奉与尚药房的苏幕席悄悄退出了殿内,在外面的偏殿等候。
“太后,上次因为御史台,儿子已经将子虚先生得罪了,看他的样子,怕是没有再回来的意思了。”理宗握着太后的手,摇头叹息,脸上掩不住的懊恼。
对于王子虚的重要,通过杨太后的病危,令理宗再一次深刻的体会到了。
与自己的姓命相比,御史台的谏官们那些参劾,简直不直一提,自己可是走了一步昏棋啊。
“莫非他敢抗旨不成?”杨太后双眸一睁,蹙了一下眉头。
“不瞒母后,圣旨对他根本没用!”理宗放下了杨太后的手,抚上了自己的清须,脸上仍带着淡淡的苦笑。
杨太后并未露出惊奇之色,只是点点头,脸上露出理解之色,温声说道:“能人异士,大多恃才傲物,不奉诏,亦可理解,官家也不必强求,多多关照一下他们,以情降伏他们,才是正理。”
“母后所言极是,此次子虚先生虽不奉诏,却仍旧送上丹药,朕也是心中感激的!”
“我儿理当如此,身为一国之君,需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则自有天下英才聚至帐前!”杨太后此时的中气已是极足,神采奕奕,丝毫看不出仅在一盏茶前,她还是一个奄奄一息的病危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