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的古代官场来说,自古以来,就有官印。三省六部制中,每一个部门都有其职权,其中职权的范围自然也有大小之分。”
吕诏点点头,示意自己已经理解。
一个地祗想要拥有福地,并非只有修炼这一条路,通过抢夺,照样可以在地祗阶段就获得福地,比如说吕诏的金乌福地。
但一个地祗想要在地祗阶段修炼出本源福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那么,没有福地,想要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神性,就只有一条路,用“心”去包容。
若非有无心之境的地祗,不可能同时拥有这么多的神性而不迷失自我,若非是明悟了自己的本心,根本就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也决不能不被这些神性影响!
吕诏最初,他并不明白,但眼下,联系到至尊命格和太虚神尊所说的“神印官印说”的一瞬间,他隐隐明白了,自己为什么可以在地祗第四境就孕育五道神性!
那泥丸中的五轮骄阳,散发出的神性之力,那些可以撕开既定命轨的力量中,蕴含了一丝说不出的气息,这股气息,它属于吕诏,因此神性就是吕诏自创出来。
但即便是它属于吕诏,吕诏也无法摸得清,这股气息是什么。他只是有些感觉,这股气息,是自己以后神道之路的根本,是那神力的根源所在,亦或者说,是他吕诏的信念所化!
这五股信念,是打破平凡的信念,更是一股超脱之意!
若把这五股神性看成是五匹烈马,那么一旦他驾驭不了这五股神性,唯一的可能就是被五马分尸。
这些想法,吕诏放在心中,没有说出来,太虚神尊也没有发现什么异样。
“大的部门从宏观上决策,细化出来的小部门则负责具体执行。但不管怎么分,最终都都有一个具体的职权,这个职权套用在神道修行中,就是神性。当然,为了承认这种职权的权威性,就有一个官印与之匹配。”
“师尊,既然你说要领悟出自己的神性,那又为何要用古代官场的晋升制度做例子?凡间的官印需要上级赐予,难道我们神道的神性也需要更高业位的存在赐予?”
吕诏不是笨蛋,他有几分明白了太虚神尊话中的意思,但还是需要他确认才行。
“不错,是需要赐予,不过却不是全盘赐予,而是需要一个引子(入门资格)。就好比你当初踏上神道的时候,我给你的传承,就是一个引子。没有引子,你就找不到前进的第一级台阶。”
太虚神尊叹了口气:“一切都是为了冲击更高的业位,这便是前因。但想要得到本源法则的承认,获取神性种子,何其困难?”
“位于金字塔顶端的,永远都只有一小部分人。所以,我很看重领悟出自己的‘道’的你。假如你没有领悟出自己的‘道’,此次就算你神性狂乱,我也不会出手。”
吕诏听明白了,太虚神尊这话说的很是无情,不过却在理。
上古时代,除了几个天资超凡的神祗能够在地祗阶段领悟神印,正常的情况下,天祗阶段才能逐步感悟神印的奥义。
对于一个追求无上境界的神祗来说,最好的神印自然应当由自己来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对其中蕴含的道完全把握,否则自己始终只是一个使用者而已。
这也是远古强大神力们不怎么需要信仰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自己既然能够洞彻大道凝聚神印,那么自己自然知道怎么从大道中“窃”取利益。
简单来说,前者就是一段电脑程序的创造者,知道怎么修改,补漏,完善。
而后者,则因想要速成,大多成了使用者,一旦程序被病毒(信仰)感染,只能束手无策。
比之前者,后者想要登临天祗初境固然更容易,无需再经历千万年的慢慢积累,但是他们也不得不受制于信仰,大道万千,却不得不走上独木桥。
因此,每一个有大毅力、大智慧的神祗,无一不苛求完美神印的根基。
如果吕诏修炼别人的道,沿着别人搭建的阶梯向上爬,假如有一天,搭建阶梯的人将阶梯毁去的话,他一定跌得很惨。
这就是依赖的害处,所以说,把自己的杀手锏寄托在神秘领域或本不应属于自己的东西上是一件极愚蠢的事,世界上唯一真正永远信得过的只有自己。
正所谓,独信自我。
如果他修炼别人的道,沿着别人搭建的阶梯向上爬,一旦前面的人将阶梯毁去的话,一定跌得更惨。
这就是依赖的害处,所以说,把自己的杀手锏寄托在神秘主义领域或本不应属于自己的东西上是一件极愚蠢的事,世界上唯一真正永远信得过的只有自己。
一旦领悟出自己的道,别人就不可能预知你将来的成就有多大,心的无穷变化,让前进的道路也变得多姿多彩。
这种程度的领悟对于吕诏而言,无疑是十分简单而且十分轻松的。
甚至于,他根本就不需要引动任何的神经元,凭着此刻他大脑内电磁波本能的运转,就完全理解太虚神尊话中含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