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够成功度过这劫,温如初开始玩命地练习画画,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她几乎有十八个小时都在作画!
这是她用死过一次为代价才能换来的读书机会,她绝对不能轻易错过!
温如初的努力,在旁人看来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的无用功罢了,所有人都在等着看她被劝退的笑话。
想想也是,能考上这所学院的学生大多接受过两年以上的专业美术培训,就她那种蹩脚的画技,要想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一举超越全年级百分之九十九的学生,根本就是白日做梦!
他们不知道的是,温如初其实底子很好,只不过是长时间不曾练笔,所以才会画技生疏。她现在需要的,仅仅只是大量练习,在最快的时间内,将曾经的画技重新唤醒。
这是一场时间争夺战,温如初争分夺秒地努力练习绘画,丝毫不理会外人的嘲笑。
在雪北艺术学院的论坛里,甚至有人开了个赌局,赌温如初这次考试之后,肯定会被学校劝退。许多人纷纷跟帖,也都压温如初会被劝退,赔率已经达到一赔一百!
温如初的事情,因此被推向有一个**,她的名字传遍整个学校,几乎无人不知,成了本届新生名单中最受瞩目的人。
以至于温如初中午去食堂打饭的时候,都能看到不少人盯着自己看,就连负责打饭的食堂师傅也笑呵呵地对她说道:“你要加油哦!我可是压了十块钱,赌你能留下来!”
等温如初转身走了,后面就有人补上她的位置,特别八卦地去问那名食堂师傅:“你真压了温如初能留下来?”
“对了,我压了十块钱赌她能留下来,”没等对方露出惊异的神色,食堂师傅又补上一句,“然后我又压了一百块赌她会被劝退。”
围观人群:“……”
时间如同细沙,迅速从指缝中溜走,眨眼就过了一个学期。
期末考试在众人的期盼之中姗姗来迟。
美术专业考试当天,很多人提前交卷,考完之后直奔98届服装设计一班的教室。他们聚集在教室外面,争先恐后地趴在窗户上,想要看看教室里温如初画得怎么样。
他们之中很多都是下了血本,赌温如初一定会被劝退,他们可就等着一笔能赚个满盆满钵,好回家过大年。
此时已经是十二月,前两天刚下了场小雪,气温已经降至零下。
教室里没有空调,好些同学被冻得手脚发抖,连画笔都拿不住,更恼人的是,有些颜料结了冻,一笔戳下去能把画笔都戳歪了,很难上色。
这次色彩考试的题目是印象作画,没有实物参考,手法主要以印象派为主,题材不限人和景,限时四个小时。
温如初坐在教室的角落里,全神贯注地画画,原本清秀的五官,在此时散发出一种严肃认真的气息,让人不敢轻易打扰。
负责监考的陈老师听说过温如初的事情,此刻也没能忍住心里的好奇,悄悄站到温如初的身后,静静观看她的画作。
第一眼看去,画技明显比刚入学的时候好了很多,勉强能在年级里算上中等水平,但要达到前十名的成绩还远得很。
陈老师心里有了数,便又悄悄地走开了。
绕了一圈回来,他再看向温如初的话,目光微微一顿。
画中原本生硬的人物背影,不知道被她用了什么手法,变了模糊很多,从远处看去,竟然有种奇特的美妙意境。这让陈老师忍不住又靠近了些看,待他看清楚了才发现,不过是颜色用得比较杂乱,营造出了这种朦胧飘渺的效果,单论作画技巧而言,还是差了些,陈老师不仅心生失望。
距离考试结束还有二十分钟,时间所剩不多,就她这样的画作,明显不能进入年级前十,被劝退已成定局。
陈老师心里这么想着,又觉得很是可惜,温如初的画技虽然没能进入前十名,但就她这个学期的进步来看,可以算得上是个人才,只要假以时日,好好培养,将来的成绩一定很不错!
怀揣着一颗爱才之心,陈老师决定在考试结束之后,去找校长谈谈,尽力为温如初争取到留下来的机会。
很快,考试结束。
同学们一个个将画卷上交,温如初走在最后,当她将画卷拿出来的时候,陈老师当场就被惊艳了!
细腻真实的笔触,勾勒出一个修长的男人背影,他穿着黑色的西装,静静坐着,上身微微弯着,头往下低着,像是在跟人说些什么。
周围全是一片雪白,但仔细一看,却发现这些雪白的颜色之中又参杂了许多其他颜色,使得它看起来像是一层白雾,模模糊糊之中,隐藏了很多事物。
一片模糊的雪白之中,唯有那抹真实细腻的背影永恒存在。
就好像身处在梦境之中,明明什么都看得很清楚,却又什么都无法抓住。
那种微妙的怅然若失,令人回味无穷。
就画法而言,这种极端的虚实反衬,形成一种巨大的视觉冲击,一下子就抓住了观者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