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零六年七月十二日清晨,俄国莫斯科市中心。
克里姆林宫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宫殿与教堂建筑群,其中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建筑高低林立,鳞次栉比。由于建筑群年代跨越很远,所以从中世纪到19世纪的各个年代的建筑风格都在克里姆林宫身上留下了烙印。
建筑群中的主角——宏伟的大克里姆林宫是一座拥有淡黄色身躯和绿色屋顶的美丽建筑。如今的宫殿,是1812年拿破仑战争时期遭受火灾毁灭后于1838~1849年在尼古拉一世执政期间原地重新修建的。其实克里姆林宫在19世纪之前是个土的掉渣的木头房子,多亏拿破仑战争一把火给烧了,重建之后就变得宏伟了不少。
大克里姆林宫内部结构复杂,空间宏大,装饰极尽奢华,具有非同一般的浩瀚气势。其装潢风格也综合了巴洛克、古典主义以及拜占庭等多种风格。宫殿中最大的大厅是乔治厅,其壮阔的体量是俄罗斯战无不胜的军人品格的荣誉神庙。宫的正中是饰有各种花纹图案的阁楼,上有高出主建筑物的紫铜圆顶,并立有旗杆,节日时即升上国旗。第一层正面大厅全用大理石、孔雀石装饰,陈列有青铜制品、精致瓷器和19世纪的家具;二层有格奥尔基大厅、弗拉基米尔大厅和叶卡捷琳娜大厅等。
沙皇尼古拉二世和他的妻子皇后亚历山德拉,正在下人们的伺候下进行一天清早的洗漱。
吃过早饭后,皇后亚历山德拉对着要召见大臣和杜马代表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这样说:“你是俄罗斯的主人,他们都是你的奴仆,你在仆人面前应该拿出主人的样子,应该象伊凡四世或彼得一世那样。”
这伊凡四世俄国第一位称“沙皇”的君主,也叫“伊凡雷帝”或者“恐怖伊凡”,是杀人如麻而著称的暴君。
沙皇尼古拉二世对着他的妻子微笑的点了点头,等到他转过头去的时候,脸上已经变得一片冰寒。旁边的下人看到这样的情景已经有好多天了,但是今天沙皇的脸色格外的不好。在这种时候,他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当做什么也没发生,避免处于愤怒状态的沙皇迁怒于他们。
尼古拉二世今天的脸色比平日更差是有原因的,因为昨天从驻库伦使领馆发来的电报显示,俄国驻库伦的使领馆被一群疑似日本骑兵给攻破,并且公然以所谓“公审”的名义将大多数的俄国士兵和使领馆的领事杀戮了。而剩下的人每个人居然还要他十公斤黄金的赎金。最可怕的是,那帮人已经把他经营多年的博克多格根给收服了。
他必须要尽快的把博克多格根给弄到自己的控制之下,否则,沙俄已经苦心经营了上百年的“黄俄罗斯”计划就有很大的可能夭折。
然而,他现在却不能够直接派兵前往,实在是令人憋气。
在一九零五年,对马海战俄军失利,造成了国内大量的底层群众的不满,一时间国
(本章未完,请翻页)内烽烟四起。1905年俄历1月9日,发生了“黑色星期天”事件。走上东宫广场的十几万工人和家属,被野蛮的军警屠杀了超过一千人。
在此之后,1~8月,全国参加罢工人数达80万,比过去10年罢工工人总数还多1倍。
6月27日,波将金号战舰起义。
进入10月份,罢工愈演愈烈,总共超过一百万人的产业工人和七十五万的铁路工人进行了罢工。
而在农村,骚乱持续的时间和规模都要比城市里同期的大和广的多,整个俄国一半以上的农村都发生了穷得没出路的农民砍掉地主的树木,偷走牲畜,割地主的牧草,捣毁洗劫地主庄园,大肆放火,将近3000座庄园被毁。
就因为如此,沙皇尼古拉二世不得不与日本议和,九月五日,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州与日本达成了《朴茨茅斯协议》,被迫结束了日俄战争。
然而,抽出了精力的沙皇尼古拉二世仍然无法解决国内的动荡。
因为这个时候除了下层的骚动外,俄国国内新兴的资产阶级也不断上书建议沙皇建立议会、给予人民政治自由。
且不久之后,著名国务活动家维特伯爵从美国回来,他代表沙皇刚刚签署了《朴茨茅斯协定》。维特临危受命,出任大臣会议主席。但此人属于开明派,主张君主立宪,他极力劝沙皇象他的亲戚英国王室那样,向人民妥协,召开议会,实行宪政。
尼古拉二世是一个绝对的君主主义者,而且相信君权神授。他和其父亚力山大三世一样认为俄国不适合欧洲式的民主和宪政,主张俄罗斯国家三位一体说,即俄国是由**君主、大俄罗斯民族主义以及传统的东正教义三者来维系的。他相信俄国人从传统上不能接纳欧洲的社会民主,老百姓只能由挥舞着鞭子的\。
沙皇尼古拉二世走在去往杜马议会的路上,一抬眼,就看到了那象征着力量的炮王。炮王造于1586年,重40吨,炮口的直径达092米,可容下三人同时爬进。其炮弹每个重为两吨。
看到它,尼古拉二世从内心里就涌出了一股力量,充满了他的身体,使得他的脚步变得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