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还是凯尔特人的一万四千大军。
自从凯尔特和诺曼联姻以来,凯尔特国力蒸蒸日上,采取诺曼制度的凯尔特领地,卡那封和都柏林每个月的税收都能达到二万至三万,这笔款项兰迪从来不敢动,都是交给自己的老婆管理,阿尔托莉雅对内政外交什么的也不感兴趣,整个凯尔特地区除能够增加钱粮的商贸建筑和农耕建筑外,其余一概没有。
阿尔托莉雅把全部的金钱投入到军队的建设中,仿照诺曼军队的规格,建立起了一支八千人的精锐职业部队。
这支部队的编制如下……
凯尔特卫队,按照诺曼皇家骑士的标准,共一百五十骑。
凯尔特重骑兵,按照诺曼重骑兵的标准,共五百骑。
凯尔特战斧就团,身穿轻型链甲,手持战斧,圆盾,为凯尔特联合王国的中坚,共四千五百人。
凯尔特重装矛兵,身披链甲,手持长矛大盾,为凯尔特军队防御主力,共一千人。
闪电战士,身穿重型链甲,部分军官身披板链复合甲,手持双手焰形剑,为凯尔特军队突击步兵,冲击力强劲,因而以闪电命名,共一千人。
威尔士长弓手,来自威尔士地区的精锐长弓手,身穿皮甲,手持长弓,佩戴匕首以备肉搏,共一千人。
这便是阿尔托莉雅花费一年多的时间,编制出的精锐凯尔特军队,整整八千人,虽然在数量上比诺曼五万大军少很多,在装备上也比兰迪全副重型链甲,大批量装备板链复合甲的骑兵军队弱上不少,包括训练程度和纪律方面也略有不如,但是作为阿尔托莉雅的心血结晶,这样一支凯尔特军队的战斗力着实不差,早已经超过当年泰晤士河畔战役的联合王国军队。
其中再加上临时动员的六千凯尔特部落民,凯尔特大军出兵一万四千。
这样的阵容给了阿尔托莉雅极大的信心,同时也催生了女王陛下的野心,平心而论女王陛下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王者,当年英伦争霸,女王陛下甚至不顾国内叛乱刚刚消弭,军心疲惫等不利因素,强行出兵英格兰就能看出来。
“稍微将他的计划改动一下,应该没问题吧?而且这样做也可以分担诺曼底的压力,再说他应该已经把瑞典征服,好歹我也得干些什么才行。”
阿尔托莉雅给自己找了大堆理由后,终于下定决心将本来就不是很多的负罪感抛之脑后,并且给自己找了一个非常好的目标。
布列塔尼公国!!!
虽然名义上是法兰西王国的封臣,但实际上是当年凯尔特人南下进攻欧陆大陆的一支,从名字上就能稍微看出来。
当年,人们习惯称英伦三岛为大不列颠,不列塔尼为小不列颠。
独特的凯尔特文化氛围,造就这个公国的独立倾向极其严重,与法兰西国王和法兰西其他封臣的关系都不怎么样。
此次战争不列塔尼的阿朗二世迫于压力,最终同样向诺曼人宣战,这也给阿尔托莉雅攻击他的理由,当地的凯尔特文化氛围,也让阿尔托莉雅有足够的借口,将这座城市划分到自己治下,让全体凯尔特人女王这样的称号实至名归。
在阿尔托莉雅的计划当中,这场战斗应该是极为简单的。
布列塔尼公国的力量并不强,全体动员也不过一万左右的兵力,如今法兰西大军云集围攻诺曼底,阿朗二世也肯定是抱着两虎相争一段时间,自己再出兵的想法。
同时,为防止法兰西勃艮第对自己的野心,阿朗二世将自己麾下的主力部队,全都调动到与法兰西接壤的边境地区,这样一来诺曼大军就可以直接走水路突袭公国首都雷恩城,之后处死阿朗二世,宣布布列塔尼并入爱尔兰威尔士联合王国。
就连战略方针阿尔托莉雅也已经想好,继续强行军穿过不列塔尼,从侧翼攻击法兰西联军,不宣而战打一个措手不及。
这样的快速行军打击敌方的方法,是阿尔托莉雅最为拿手的战术,如果速度够快绝对可以一举建功,说不定到时候还能顺势把巴黎打下来,将整个法兰西吞掉!
阿尔托莉雅想象在自己的英明神武领导下,诺曼和凯尔特联军横扫整个法兰西,兰迪就好像吃错药一样的表情,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而且越笑越大声,到最后甚至弄得路人瞠目结舌,阿尔托莉雅才渐渐收敛起来。
战争按照阿尔托莉雅想象的那样进行着,四万大军在海面上颠簸五六天后,在不列塔尼半岛北端登陆,大军在阿尔托莉雅的严令之下,马不停蹄的向雷恩方向前进。
雷恩城的守备力量如阿尔托莉雅预料中的那样少,不列塔尼主力部队和阿尔托莉雅想的那样,都被部署在了东部边境地区,仅仅只花费一天时间,阿尔托莉雅便将这座法兰西西北部最大的城市拿下。
之后又花了三天不到,阿尔托莉雅便折服不列塔尼上层贵族,在诺曼凯尔特四万大军的威逼之下,布列塔尼一万军队投降,至此阿尔托莉雅的军队膨胀到五万人,已经完全具备独立作战的能力。
在这之后阿尔托莉雅继续下令行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