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黄粱异录> 第三百零四章 谈国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零四章 谈国学(1 / 2)

第三百零四章 谈国学

“我啊。”我对着这位姑娘惭愧的笑了笑:“说精通那是假的,因为文史哲的范围太广大了,那些书堆起来估计有几间屋子高。想要在短时间内读完,那是不可能的。我想穷其一生,或许也只能够窥得一二吧。”

“也是,正如公子所说,我们的国学可是深邃入海,不是能够轻易读懂的。”姑娘微微一笑:“那公子,文史哲之中都精通了什么呢?以后我要碰到了文史哲上的问题,可要询问公子呢。”

王对着这位姑娘歉意的笑了笑:“恐怕要让姑娘失望了,我文学上只是略微的懂一些古文,对赋、诔、书、词等文体,略懂一些。至于史学,读过几本通史,不过相比来说我更喜欢明史,对明史和南明史略懂一些。而哲学泥,我算是儒家末学,在思想上是和儒家趋于一致。而西方哲学,对于智者、希腊三杰、笛卡尔。黑格尔。斯宾诺莎也是略微有那么一些了解。总之,都不精通,初窥门径,还未能登堂入室。”

“工子很博学啊!”姑娘眨着眼睛看向我:“你说的好多学问,我都听也没有听过你。我只是知道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但是对于他们的思想,却是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是希腊三杰中的第一个,也是柏拉图的老师,他一生都在雅典传播哲学,但是却并没有什么著作传世。现在留下的苏格拉底语录,都是柏拉图整理的。苏格拉底曾经和希腊的智者辩论,是一位擅长修辞学和辩论学的哲学家,因为他的母亲是一名助产士,所以他的学问又称助产术。苏格拉底最终是死在了雅典议会的手里,被判处了死刑。”我对着这位姑娘说道:“至于这个柏拉图,他是苏格拉底最优秀的学生,不过他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却略有不同,他曾经说,我爱我师,但我更爱整理。柏拉图的代表作是《理想国》,其中描绘了一个阶级森严的国家。就如同印度的种姓制度一样各个阶层有着严格的界限。但是和印度种姓制度不同的是,这个理想国中的阶级没有欺压。柏拉图在雅典城郊建立了学院,这也是近代大学的一个始祖。他在学院中广开招收学生,把希腊哲学宣扬了出去。”

“唔,那我觉得,或许对底层人不公平吧。”姑娘这样说道。

我点了点头:“或许吧,历来哲学家对此评论不一,我的底蕴不够,也就不妄加议论了。”

“唔,这样啊。”女孩说道:“那最后一位的亚里士多德呢,他的名字还很长。”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跟着柏拉图在学院里学习了二十年。”我对着姑娘说道:“和柏拉图不同,亚里士多德是歧视女性的,他认为女性只能够用来生孩子,而不能够讨论哲学。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开创了之后哲学的风气,影响力上也是很强的。”

“歧视女性,我不喜欢她了。”这个姑娘摇了摇头:“怎么能够歧视女性呢,没有女性,这个世界早就发展不下去了。”

“歧视古代的哲学家大部分都歧视女性,这一点中西都 差不多。”我对着姑娘笑了笑:“估计就是有教无类的孔子不歧视女性吧。”

“但孔子的七十二贤弟子,也没有女性啊。”姑娘反驳道。

我笑了笑:“这一点就不好说了,那些弟子都是自己找上门像孔子学习的,孔子只是教授而已。在那个时候,女子不能够抛头露面,所以便没有去找孔子学习吧。”

“唔,这样啊。”姑娘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心学、

“这也是我一个牵强附会的解释,只能够听听,全做参考。”我对着姑娘笑了笑。

“知道啦。”姑娘翻了一个白眼:“你还真的很博学呢,你对国学怎么看?”

“国学,一开始的定义是大清国之学,是和当时的西学所对应的一种学说。”我对着姑娘说道:“不过那是狭义上的国学,现在我们口中的国学,应该是真正的华夏的传统学问,也就是旧学了。可以说是包含了所有的华夏旧学,从先秦的诸子百家,一直到近代的心学、朴学等学。同样,现在的国学亦是和当年西学东渐传来的西学说对应的学说。”

“那你喜欢国学吗?”这个姑娘问向我:“理工学院,学的应该是科学那方面的东西吧。”

“我学的是平面设计,算是受到西学影响了。”我对着姑娘说道:“不过从心底来说,我是赞同国学的,因为我算是一名传统文人吧。但是现在依旧是国学式微,想要复兴国学,并不容易。”

“是啊,肯定不容易。”我点了点头:“需要我们的努力了,只要我们努力去做,国学肯定会复兴的。现代科学虽然给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实际上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比如说近几十年来兴起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人们的内心是越来越空虚,也是越来越无趣。为了钱而奔波一生,又有什么乐趣呢?”

“也是,我是最不喜欢这样为钱而活着的,像陶渊明那样的隐居,其实挺好的。”姑娘说道。

“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国学的复兴就越加的必要了。”我对着姑娘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