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平江路
常熟市只是一个县级市,在这里我只停留了一天,第二天一早,我便乘坐公交车到达了姑苏。相比于常熟市,姑苏这个古城,那可是处处都有古韵。尤其是古城之中,可以说每一栋房屋,都有着其背后的故事。在古城之中,最有名的景点,除了拙政园、网师园和狮子林之外,便是唐寅的故居桃花坞了了,那首传唱千古的《桃花坞诗》,便正是在这里创作下的。
我所居住的青旅,便是距离这桃花坞不远处的桃花坞大街中的创意园。走在这古城的道路上,看着两旁青砖黛瓦的的江南建筑,我背诵起了这首唐寅(注一)的桃花坞诗:
桃花邬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买酒钱。
酒醒只在花间坐,酒醉又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着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不得不说,唐寅的洒脱的确是常人所不能及的,年少轻狂的他在科举舞弊案被牵连之后,是一生再无仕途。断了仕途,对于一个当时的读书人来说,那是比失去生命还要痛苦的事情。但唐寅却并没有彻底的颓废,虽然没有了仕途,但是他却创下了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美名,虽然之后又牵连进入了宁王造反案,但是唐寅也并没有于宁王同流合污。
老死在花酒间的唐寅,究竟是快乐还是痛苦,恐怕也只有他自己才能够知道了吧?
在这青旅附近,还有着姑苏的城隍庙与北寺塔,其中北寺塔离这里很近的。在青旅之中,站在天台上,便可以清楚的见到北寺塔。但是北寺塔似乎是在施工,除了看到塔型之外,景区之中便是无缘进入了。
在青旅安顿好了后,我便离开了青旅,向着姑苏有名的历史文化街平江路走去。这平江路和它一侧的观前街,都是姑苏有名的历史文化街区。其中观前街中的一座名为玄妙观的道观,更是姑苏的确道教活动的中心。不过这座道观,是收取门票的。
以前道观和寺庙是收取香火钱,这香火钱是由市民们自愿捐献的。而不捐献的市民,也是可以自由进入参观的。而现在呢,这些道观和寺庙不仅收香火钱,而更是收开了门票钱。想要在其中为佛还是仙烧香祈愿,那么没有个几十块钱,可是买不了一把香的。
有的寺庙和道观,更是直接贴出了外香不得进观(寺)的告示。难道,这些佛和仙,还是非本观(寺)的香火不吸不成?
这个,大家也就笑笑而已。信与不信,全在于自己。有神没神,也需要扣心自问,古人说的好,信则有,不信则无。
不过,真正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恐怕也就只有黑格尔和史宾诺莎了吧。哦,对了,还有我们的马克思与恩格斯。
来到了平江路,这平江路很狭窄,的确是保持着当年的明清的风格。从明到清,姑苏都没有经过大战,所以这里的古建筑,保存的倒是很不错。
我看到了这平江路两旁多是一些各种各样的商业店铺,和现在大部分的景区一样,除了一些饮料和食品的店铺之外,其余的便是经营姑苏特产的店铺了。
这些店铺之中,最多的便是苏绣和丝绸了。姑苏最有名的,便是这苏绣了。苏绣、蜀绣、广绣,这几种绣花,那都是有名的非物质遗产。
不过这里经营的,除了一些纯丝绸之外,就剩下制作好了的旗袍了。这些旗袍是适合女人穿的,穿起来露着大腿,的确是颇有一种青楼风范。想曾经呃青楼女子,应该就是这样露着大腿引人目光的吧?
我走了一会,看到了一家书店,这家书店名为猫的天空概念书店。听着书店的名字,倒是很有意境,我进入了书店之中。
书店之中,多是一些现代的情感或者畅销书籍,这和平江路的历史底蕴,的确是不怎么符合。不过这里还有着一些明信片,这些姑苏的明信片,的确是很不错的。我看到了几张很好的明信片,但是犹豫了一下,却并没有去买。
是的,即使买了,我又邮给谁呢?
离开了猫空书店后,我继续向前走,一会便见到了一跳大儒巷。巷子前面,有着一段介绍:‘大儒巷位于临顿路醋坊桥以北,东起平江路,西接观前街。全长约四百米,巷宽约七米。康熙《姑苏府志》记载:大儒巷,以明代大儒王敬臣(注二)居此,故名。
我并没有进入大儒巷,因为前面还有着平江路,我继续向着前面走去。在前面,我看到了另外一家书店,这间书店,名为初见书屋。在其上,有着这么一段介绍:行旅,启智,见或者不见。
“好一家初见书屋。”我忍不住赞叹道,这家书屋,的确是要比猫空更有感觉。不过我并没有进入其中,因为见,也如不见。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