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抗清三公
“是的,延陵有着江南的骨气,在这锦绣江南之中,延陵便是江南的男子。”我再次对着罗德说道。
“那当时就没有别的城市抵抗吗?”罗德问道:“想当年,希腊城邦之中,除了斯巴达之外,希腊城也是英勇的抵抗过的。”
“当然有。”听到而罗德这么说,我继续对着罗德解释道:“比如江阴旁边的常州,常州人也进行了抵抗,不过大部分人还是投降了。在比如姑苏和金华,这里也发生了抵抗,不过在城破之后大部分的平民也投降了。不过说起了金华,倒是也有一个让人感叹的故事。”
“金华,金华火腿?”罗德非常感兴趣的说道,也对,现在金华最有名的,便是这金华火腿了。
“呃,不是。”我摇了摇头:“当时的南明弘光小朝廷之中有一位大贪官叫做朱大典(注一),这个人是贪官的楷模,是要多贪就有多贪。在金陵城破之后,这位朱大典便回到了他的老家,也就是浙江金华。在回到了老家后,朱大典便开始了组织城防,他成为了金华的实际控制者。在清兵继续南下后,金华便被清兵围困了。在守了一周后,金华还是被清兵攻破了,在城破之后,朱大典却并没有投降。”
“贪官,还不投降?”罗德一副不解的样子:“这些贪官,不是一个比一个贪生怕死?”
“是的,没有投降,因为朱大典不是钱谦益也不是阮大诚。”我对着罗德解释道:“朱大典把他的财产和家小全部绑在了院子中,连同他的亲信部下,他们搬运了很多火药在朱大典的院子之中。”我继续说道:“在清兵包围了朱大典的房屋后,朱大典喊出了‘让你们见见大明贪官的气节’。在喊出了这句话后,朱大典便引燃了火药,全家于金华共存亡。”
“这,这真的是贪官吗?”罗德顿时不解了,朱大典的表现,完全就是一位忠臣孝子的表现啊。
我对着罗德笑了笑:“原本我也以为朱大典应该不是贪官,但是我读了南明史后,发现这个朱大典还真的是贪官。不过也如同他自己说的,贪官也有贪官的气节。”
“就比如同时的马瑶草(注二)一样,他虽然没干好事,但是他依旧是一位忠臣。”
“好吧,历史就是这么有趣。”罗德感叹的说了一句。
“不,其实历史很悲痛。”我继续说道:“在延陵旁边,还有一座城市叫做嘉定,现在这个城市成为了魔都的嘉定区。当时,嘉定发生了一次事件,叫做嘉定三屠。”
“嘉定三屠?”罗德一脸的迷惑:“这是什么情况?”
“因为嘉定人民虽然也奋勇登先的不降的,但是因为没有好的指挥者,这些守城的乡民并没有能够抵抗住清兵的攻击。”我对着罗德说道:“在清兵攻陷了金陵后,江南大部分地区便是传檄而定。嘉定和旁边的延陵一样,原本也是投降了。但是在清廷发布了剃发令后,嘉定人便愤怒了。”
“剃发令?”罗德迷惑了:“这是个什么东西?”
“你看过清宫剧吗,什么《康熙大帝》和《甄嬛传》之类的,那里面的男子都是辫子,也就是金钱鼠尾。”我对着罗德说道。
“恩,见过。”罗德点了点头。
“那不是我们汉族人原本的发型,我们汉族人原本的发型是长发梳发髻。但是清人发布了剃发令,让所有汉人也留和他们一样的金钱鼠尾。这惹起了所有汉人的愤怒,因为汉人从小接受《孝经》的教育,《孝经》里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对着罗德说道:“所以在清兵颁布了剃发令后,因为嘉定人民不愿意剃发,他们便聚集起来,决定不投降。当时,他们推荐了嘉定城的进士方纯担任了首领。”
“但是很可惜,清兵围攻了嘉定,嘉定很快便告破了。清兵为了树立典型和震慑其它城市,便把嘉定城屠之一空。”
“又是屠城。”罗德说道:“当年斯巴达,也是被屠城了,整个斯巴达无一人幸存。”
“这是第一次屠城,这一次杀死的只是嘉定城里的城民,但嘉定县的县民并没有受到屠杀。所以紧接着,在另外带头人的号召下,嘉定县的县民又占据了残破的嘉定城,他们再次聚义气,宣布反清。但是很可惜,他们还是失败了,嘉定再一次被攻破,受到了屠杀。这是第二次了。”
“还有第三次?”
“是的,第三次。”我沉重的点了点头:“在第二次之后不久,嘉定县仅存的士民再一次占据嘉定城聚义旗抗清,在这个沾满了嘉定人鲜血的地方,嘉定城第三次被攻破了。这次又发生了屠城,经过了这次的屠杀,嘉定县已然成为了一座空县。嘉定城之中,到处都是尸骸,嘉定彻底的亡了。”
“这是一座有骨气的城市。”虽然对这个看的很轻,但是罗德依旧发出了如此的感叹。
“是啊,嘉定是有骨气的城市。”我点了点头,如同罗德所言,嘉定和延陵一样,都是有骨气的城市。
“但是可惜的是,现在的人只知道南京大屠杀,却很少有人知道延陵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