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黄粱异录> 第一百三十五章 史可法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五章 史可法祠(2 / 2)

在进入乡堂后,便是史可法史公的塑像了。看到塑像的第一眼,给我的感觉便是一股正气。是的,这是堂堂正正的正气,充斥天地间的浩然之气!

塑像之上有着一块牌匾,牌匾上则有着“气壮山河”这四个大字。

在塑像两旁,则又有一副对联,这幅对联便是:骑鹤楼头难忘十日,梅花岭畔共仰千秋。

这幅对联或许有些不好理解,不过大家如果还记着我前面谈过的扬州十日,应该就会能够理解了。有忘了的朋友,请自行翻阅哦。

绕过塑像,我继续向后走,后面有一间介绍史公的屋子。屋子之中摆放着一些史公生前用过的物品,这些物品便是出土于史公墓。

在屋子后面,便是史公的墓地了,墓地前面的牌坊上则有着:史忠正公墓这四个大字。

史可法,字宪之,河南祥符人。这忠正,便是后人为史可法加的谥号。

越过牌坊,则是见到了一块墓碑,墓碑上刻着:明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公可法之墓。

墓碑前有着一束鲜花,虽然这并不符合华夏礼仪的祭拜方式,但是我依旧有些欣慰。总算。还有人记着史公可法。

在目前有一块介绍牌,上面写字:史可法衣冠冢。这几个大字。在下面还有着另外的小子介绍:史可法殉难后,义子副将史德威遍寻遗骸不得,遂依史公遗愿,于明隆武二年清明节,葬史公衣冠于梅花岭下。

是的,这是衣冠冢,里面并无史公遗骸。史公就如同身前和士兵同甘共苦的习惯一样,死后依旧和士兵葬在了一起,永远的存在于地下。

绕过了史公墓之后,便进入了一侧的另一间屋子,这间屋子之中陈列着一些人物的塑像。这些人物之中有着史公可法,有着戚继光、郭子仪、文天祥、蔺相如、岳飞、秦良玉、张长水、于谦等民族英雄的塑像。是的,如同史可法一样,这些人都是华夏的脊梁!

他们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但是不论成功也好还是失败也罢,他们的精神,无疑都是为国为民。他们虽然去世了,但是他们的精神却永远留存在人们心中!

是的,这长存的是一代浩然之气,这长存的便是正气!

绕过了这间屋子后,我便看到了史公祠,这便是史公可法的祠堂了。

史公可法的祠堂旁有着一副隶书对联,对联如下:一代兴亡阅气数,千秋庙貌傍江山。

这幅对联写的很好,气数,尤其是这气数二字。这两个字,代表的便是兴亡。

明亡,亡在了气数上。而史公可法的死,也是死在了气数上。史公可法是一位民族英雄,是一位好官,但是却不是一个好的统帅。他被推到了一个他不能够胜任的位置上,这最终导致了悲剧,这便是气数,气数!

在祠堂之中,摆放着许多牌位,其中最正中的则是史公可法的牌位。两傍还有一些陪奉的牌位,毫无疑问,这些牌位便是当年同时和史公可法一起殉节官员的牌位了。

其中有扬州知府,有总兵刘肇基,有县丞,还有县吏。这都是忠臣,都是殉节的英雄。

怀着恭敬与肃穆之心,我对着史公可法的牌位行了祭礼。之后,我对着其它牌位一一行了鞠躬礼。

千载的时光,一切都消散了,但是在这祠堂中,我却能够依旧感受到当年残存的浩然之气。是的,不论何时,浩然之气长存!

扬州十日,死了太多的人,很多人卑躬屈膝的投降了,但是还有着史公可法,有着这些让后人怀念的人。这些宁死不降的人,才是华夏的脊梁。

现如今,很多人在诋毁着史可法,诋毁着文天祥和岳飞。但是我像真理会永存在人们心中,民族英雄也始终会是英雄!

就如同这浩然之气,历经千年,依旧永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