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黄粱异录> 第一百一十七章 痕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七章 痕迹(1 / 2)

第一百一十七章痕迹

“这就是长江啊,我看着也没什么磅礴的气势啊。”

眺望着远处的长江,胡清欢如此的说道。

听到了胡清欢的话,我不知该如何回答胡清欢了,眼前被人工限流的长江,自然已经失去了曾经那澎湃勃发的气势。以前自然的长江是一条怒龙,而现在不自然的长江则是一条温顺的母龙。不可比,不可比。

按照历史的记载,明初时期的长江可是怒潮澎湃,江流涌动。当时的长江是金陵的天险,他守护着金陵。而现在的科技发展中,长江似乎已经被人类彻底的征服了。虽然说水火无情,但是可控度却高了太多太多。

现在的长江上有着一条跨江大桥,大桥之上车来车往。而桥下的江面上则是有着来往的货轮。如此场景之下的长江,的确已经没有了曾经的气势。此刻在望江楼上,望见的只是浓烟滚滚的城市。城市美吗?至少我觉得霓虹璀璨的灯光不如那灿烂的夜空。

“我们走吧。”我对着胡清欢说道,如此的长江,已然不能够为阅江楼增辉了。

“恩。”

我和胡清欢下了阅江楼,这个楼的楼梯很狭窄,并立着两个人刚刚好走下去。

下楼后,我已经见不到刚才那位穿着红色汉服的姑娘了。那位姑娘穿着汉服游览阅江楼这样的古迹,想必更有一番意境吧?

但是可惜了,物是人为。是的,历古千年,景物依旧而人物全非。曾经的大明,曾经的天下,此刻已是烟消云散。人们只能够在曾经的地面上徘徊着,去寻找那些消逝在历史长河中的曾经。

我和胡清欢下了阅江楼,我们又经过了刚才的走廊。我的目光依旧被走廊墙壁上的壁画和字迹吸引,我又看到了那几幅石刻的壁画。我看到了这么一副壁画,壁画上有着一行字:

史可法,祥符人,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克北京,毅宗自缢。史可法与南京守臣拥立福王朱由崧称帝,史称南明。清兵南下,史可法督师扬州,率军民誓死抵抗,重创清军。弘光元年四月二十五日,清军炮击扬州,城破,史可法不屈而死。清兵在扬州屠城十日,酿成惨案。

“你看这个做什么?”

胡清欢看着这幅壁画,她很不理解我居然能够在这么几幅冰冷的壁画前驻足良久。

“现在能够这么记录史实的景点不多了。”我对着胡清欢笑了笑:“恐怕就是扬州城里,知道扬州十日的人,都没几个了。”

“唔,其实我也不知道。”胡清欢对我扮了一个鬼脸。

她很可爱,但是现在,我却不想去笑。是的,我的心情很沉重,因为这几幅壁画。

“行啦,别一副死人脸了,我们是过来玩的,要开心点吗,走吧。”看出了我的沉重,胡清欢过来拉着我离开了这个走廊。

我和胡清欢走上了古城墙,沿着古城墙,我们向前走去。这古城墙的确是有年头了,斑斓的石墙上生长着很多青苔。不过这里的古城墙上和野生的长城不一样,这里的城墙上并没有刀枪留下的印记。南京建城后虽然经历了不少大的战争,但是这一片古城墙之所以保存了下来,便是因为这里并不是战略要地。如果是战略要地,恐怕早就在抗日战争之中被日军的炮火给击毁了。当时的几个城门,譬如金川门和玄武门,现在可都是一片废墟了。

“这古城墙有什么好玩的?”

在走了一阵后,胡清欢就不耐烦了。也是,这样千篇一律的古城墙对于对历史不感兴趣的胡清欢来说,的确是万分的枯燥无味。

但是对于我这个历史爱好者来说,这样原汁原味的古城墙,可要比燕京那个经过N次现代修缮过的八达岭长城好的太多太多了。现在的八达岭长城完全就是现代工艺品,在上面也只有现代的混凝土而已。

所谓的不登长城非好汉,现在我才明白,原来那是一句为八达岭长城打广告的广告语……

这句广告语是奇迹中的奇迹,因为它已经打入了小学课本。

而此刻我脚下的长城,这才是原汁原味的明长城。这古老的青砖上,明确的体现了曾经明朝的强大与繁荣。明朝工艺技术的发展,此时可见一斑。

看着城墙上的水槽,这些水槽经过了几百年后还在发挥着功效,当时的排水设计有多先进可见一斑。

夏天的时候大家应该都看了新闻,在一些现代化建筑的小区被大雨淹没时,一些古建筑却在水中屹立不倒。是的,这些古建筑的排水系统虽然经历了千年,但依旧却发挥着作用。而现在的豆腐渣工程在碰到了真正的难题时,却是立刻显露出了它的不足。到底是因为什么,现代建筑还比不上古建筑的排水系统吗?

“这些水沟沟有什么好看的,你不无聊啊?”胡清欢看着研究水沟的,很是无奈。

“下雨的时候就知道了,你见没有见过燕京皇城的排水系统,下雨时出现的九龙戏水可是非常有意思的。”我如此对着胡清欢说道。

胡清欢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好吧,不管你了,你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