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灵清书》
等我从昏睡之中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了,揉了揉有些迷糊的眼睛,我看向颠道人的病床。
“他走了。”我没有看到颠道人,回想起昨晚颠道人和我说的话,的确,他已经离开了。
“他到底是一个什么人,他为什么要给我传承?”疑惑萦绕在我的心头,虽然颠道人说了他是因为我有一颗仁者之心才给了我这个传承,但是我始终还是充满了迷惑。没错,偌大的华夏又岂止我这么一个儒生,就只是这津城,儒生恐怕就不下于几百名。在如此之多修习圣贤之道的儒生之中,而颠道人,为何又选中了我?
再者说了,他为什么不找一个懂道术的道家弟子,反而找了我这幺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小白?
虽然现在儒道两家都示微,但是两家在历史上可是有过敌对关系的!
我似乎踏入到了什么漩涡之中,但是我现在却摸不到一丝一毫的头绪。揉了揉有些爆炸的脑袋,既然想不通,那我暂时也就不去想了。或许我还能够再次见到这个颠道人,等我再次见到这个颠道人的时候,也就是这个谜题揭开的时候了。
颠道人离开时候,我清楚的记得,由他胸口之中出现了一个红色的灵字,然后这个字没入了我的胸口之中。我扒开了上衣,看向自己的胸口。
果不其然,我能够看到自己的左胸之上,有着一个非常浅,但是依旧能够看出一个大致线条的篆体的“灵”字。这个灵字,没错的话,就是颠道人传给我的道统了!
没有经过我的同意,但是已经造成了这样的既成事实。这样被人强行塞入了一个馒头的感觉,好吧,说句实话,还真的是不怎么舒服。
但是既然事实已经这样了,那么我也只能够去接受了,这颠道人的传承,我也只能够吞下了。
说句实话,因为前面见到了那两个找替身的家伙,现在我对于这个颠道人的传承,还真的是有了几分兴趣。对于大街上那些算命先生,动不动摆着周易六十四卦、文王伏羲八卦的神棍,我一向是没有什么好感的。这些人,最常年的就是拉着几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和小伙子,然后给她们算姻缘、算学业、算前程。
但是对于降妖除魔的道士、阴阳先生,说句实话,我还真的是有几分向往。也是,那个从小看林正英先生的《僵尸道长》长大的年轻人,小时候没有过这个幻想呢?
颠道人在离开的时候,曾经给我留下了一部书,我记得他是放在了一旁的桌子上,我扭头,看向桌子。果然,桌子上放着一本书,只是这本书的外表,实在是不敢恭维了。
这本书,外表已经是脏兮兮的了,而且书边,也是还磨破了不少。不过幸好,书面上的几个字,还是能够辨认出来的。
“《灵清书》”我仔细的辨认了一下,这部书的书名,正是《灵清书》。。打开了第一页,我看向书中的内容。
这本书,看样子应该有上百年了,书是线装繁体字的,从书的品相来看,恐怕是四五百年前的明朝书籍了。书是手抄本,而不是雕版印刷出来的,由此可见,此书恐怕会是一脉单传了。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
这一段话,大家是不是觉得非常熟悉,是的,因为我也非常熟悉。没错,这句话不是别的,正是《道德经》最开始的一段话!
“什么情况,难不成这个《灵清书》就是《道德经》改了一个名字不成?”我有些疑惑了,这个《灵清书》难不成就是明朝的手抄版《道德经》,这,也太忽悠人了吧?
我继续往下看去,还好,这部《灵清书》之中,还是有些真材实料的。
在最始的《道德经》一部分后,这部《灵清书》终于拿出了一些干货。其中有着一些符咒之术和具体的使用口诀,在边角处,还有着一些注解。看注解的字迹,应该是历代祖师的解释了。在最后,则还记载着“三清坛”,“请神法坛”等颇为玄妙的布坛之术。
《灵清书》的最后三页,则是画着三张兽图,好吧,我其实也不认识这到底是什么东西,暂时就姑且把它当为是某种圣兽了。
除了这些之外,这本《灵清书》便一无所有了,至于法器之类我们看到的道观之中常见的物品,颠道人却是并没有留给我。
拿着这本《灵清书》去降妖除魔吗?我笑了笑,我想起了《西游·降魔篇》之中的唐僧,他拿着的,不就是一本《儿歌三百首》吗?
是的,相比于《儿歌三百首》来说,这本《灵清书》已经是非常的高级了,毕竟一些具体的法门,不仅有口诀,还有符箓!
不过可惜的是,这本《灵清书》之中,却并没有风水或是奇门遁甲之术,相比于这些符咒来说,我更喜欢的,则是奇门遁甲了。
摇了摇头,把脑海之中的无聊的念头抛除,我颇为自嘲的笑了笑,我这,也算是因祸得福了吧?
既然颠道人已经离开了,那么我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