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到徐江山似乎能听到自己心跳加速的声音。他从取了钥匙,插入保险柜缩孔,输入纸条上的数字。当成功转动钥匙的时候,徐江山咽了下口水。
保险柜上下两层,最底下还有个小抽屉。第一层放了为数可观的现金,第二层倒是有几个文件袋。至于最底下那层放了什么,徐江山就没去看了。
徐江山矮着身子,直接把第二层的那些文件全拿出来,翻了一下,很快就找到一个写着“何嘉文”三个字的文件袋。徐江山眼角突突直跳,正要打开文件的时候,听到外头动静,心头一紧,忙把余下的文件都放回原处,随即锁了保险柜。把一切恢复原状后,他直接把文件袋卷起,随后走到门边,没听到别的动静后,这才开了门,蹑手蹑脚的回到自己房里,把文件袋塞到包里,这才下了楼。
下了楼,去厨房瞄了一眼,看到何小弟正喝着汤,便笑道:“留点给你二哥,饭菜已经做好了,赶紧叫他下来吃了,我先去学校了。”
“汤真好喝。”何小弟咧嘴一笑,随后又问:“哥,你不吃吗?”
“来不及了,就不吃了。”或许是做贼心虚,徐江山这会儿心跳还很不稳定,他说完之后,也没做停留,就直接出了门。
徐江山闷着头,走到小区门口,就立马给张贺打了电话,没多久,张贺那部朗逸缓缓的出了大门。
上了车后,徐江山还是没能平复情绪,他紧抓着包,强忍着看那份病例的心思。
张贺侧头看了他一眼,问:“怎么了,脸色很差?”
徐江山回神,看了张贺一眼,“我没事。”
张贺抬了抬眉,看了他两秒,随后向着徐江山的方向倾过身,“你忘了系安全带了。”他说着,直接动手给系上了。
徐江山愣了下,道:“啊……我说你怎么没开车呢。”
张贺在驾驶座上坐直,又问:“吃了吗?”
徐江山道:“还没,来不及了。”
张贺嘴角翘了翘道:“后座有粥,一会儿记得带去吃。”
徐江山侧头一看,果然看到后座上有个保温盒,不由讶异道:“你特意给我带的?”
张贺没回他。
徐江山眉眼弯了弯道:“对我这么好啊,要是我说吃了呢?”
张贺道:“那也得吃。”
徐江山鼓了鼓嘴,只觉的心里头暖暖地,觉得整个人都要被融化了似的,感觉棒极了。
到了学校后,徐江山赶在上课前,就赶紧打开保温盒,吃那加了许多料的咸粥。他这举动还引来好些人频频瞩目,他也没介意,自顾自的吃着,。程遥后来才到,看到他手捧保温盒,抢过去吃了好几口,还意犹未尽道:“嘉文,这个好吃的?哪里买的,下回多带点,我也要吃。”
徐江山把剩下的解决了之后,眯着眼看程遥道:“这个你有钱也买不到的。”
这粥其实是张贺的早餐,他妈妈做的,本来在家就可以吃的,但是张贺却找了借口给带了出来,自己没吃,却让给了徐江山。
一想到张贺的用心良苦,徐江山毫无愧色的就拿来了,心底却有些懊恼,早知道他也用保温盒把自己做的早饭带一份出来了。
徐江山想起张贺,心底很高兴,可眼睛却不由自主的落在自己的包里。
上课后,徐江山一直心不在焉,觑见边上的程遥挺认真的在听讲,就偷偷把手伸进抽屉中的包里,把文件袋里的文件取了出来。随后,用本书夹好,放到桌面,又假模假式的翻开课本,赫然就看到了那几页纸的病例。
率先入眼的是S市第一医院的字样,随即是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等。
病人名字自然是何嘉文,但是看到病人年龄仅9岁的时候,还是微微呆了一下。
主诉:发作性胡言乱语、发呆、偏激、伴有暴力倾向和被害感状交替3年。
现病史:患者5岁丧母后沉默少语,心情不好。表现行为异常,经常自笑,自言自语。有轻郁抑症,长期治疗效果不佳。近一年来1年加重,有时无原因的突然砸自己窗户,摔家饰。常常称自己是另外一个人,不认识家里人,性格偏激,有暴力倾向。时常经常性不入睡,导致身体疲劳。近期称自己的名字为“张何”,问过之后,说是自己起的。问他是不是何嘉文,回答:“不认识。”有生活自理常识,智商测试高达180。近两周整天躺在床上,身体过度疲劳,目光呆滞,不语不动,有时拒食。
既往史:无脑外伤、脑炎等病史。
个人史:小学生。
家族史:母亲患“精神分裂症”后自杀身亡。
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精神检查:意识清晰,抬入病房,一般状态差,消瘦,接触被动,面无表情,回答问题简单切题,孤僻,懒散,有时狂躁,抗拒住院。常常一觉醒来,对刚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否认,回忆不起前一天的内容。常戏弄病友。
1、初步症断:心境障碍(双向障碍)。
2、诊断依据:(1)间歇性病程,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