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官翔> 122、人生最大的挑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22、人生最大的挑战(1 / 2)

西宁是新夏省第二大城市。这个大不是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总量的大。而是单纯的区域面积足够大。从新夏省的地图上可以清楚的看到西宁市狭长的区域贴在新夏省的边缘。有如一条弯曲着的毛毛虫。而平川口县处在这只毛毛虫的尾部。左侧贴着秦川。右侧靠着甘南。一条二级国防道贯穿东西。将三个省紧紧的连接了起來。有如整体一般。是名副其实的三省通渠之地。

按理说西宁处于贯穿东西。横跨在联接三省的交通要道上。应该富庶才是。可现实的情况看。西宁除了地盘大一些以外。经济的发展水平比之宽甸尚且不如。特别是这个平川口县。偌大的一个县城只有一横一纵两条主要街道。其余的路段就如同从前榆林的胡同巷道一般。俱是黄沙铺垫起來的。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名副其实的水泥路。

通过西宁地方领导的介绍。严宁对平川口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别看平川口横在三省之间的交通要道上。但这条公路是国防道。是出于应对局部战争的角度修建的运兵道。终点通向的是以游牧为主。人烟稀少的边藏自治区。公路的运载量很低。对地方经济发展沒什么直接作用。而且。包括西宁在内。毗邻的秦川省奉节市。甘南省草邑地区也是西北赫赫有名的国家级贫困市。沒有资源。沒有出产。自然也是就沒有什么贸易。无商不富。无工不强。三个地区的经济状况。与以往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特性沒什么太大的区别。

不过。这个大三角区域有公路贯穿东西。是名副其实的三省通渠之地。地形地貌十分开阔。又有边藏大雪山上的溪流汇集在此。盘旋自西宁环绕而过。成为了养育千万人口的母亲河。再加上资源贫脊。社会闲置劳动力众多。劳动成本低下。简直就是严宁梦寐以求的建设经济开发区的风水宝地。更重要的是。此地衔接三省。一经着手建设。立刻会辐射带动三个地区一起发展。对于严宁推动西北地区全面发展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严宁仅仅在附近几个县走了一圈。就把这个选址的问題确定了下來。这让储毅那颗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去。窃喜不已。

虽然严宁沒有把筹建经济开发区的地址选在西京。但能拉着严宁把项目落到西宁。也是肉烂在锅里的事。说到底还是新夏占了便宜。而且。通过这件事。储毅也向全省的领导干部展示他积极谋划发展的主动性。既使把项目落到了西宁。也沒有谁会否定他在其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功劳。甚少储毅的辛苦都落到了向国锋和严宁的眼里。这个姿态已经摆的够足了。政治加成已经拿到手了。哪怕少一些也无关紧要。沒必要再直接去过上一手。

“严宁。这个开发区若是建成了。单单从规模上看。绝对够得上西北第一的称号。划成国家级开发区的范畴都不成问題。不过。国家对土地流转的政策越來越紧。对开发区的审批很严格。一下子想要拿到国家级的政策倾斜很难。我的想法是先从新夏省起步。一点一点扩大。逐步提升……”向国锋的年纪比雷启功、杨茂林还要大。是西北一干省级领导中的老大哥。平日里的威信很高。他的想法基本上也就代表了西北干部的大致想法。不过别看此老年纪大。工作的劲头可不服老。对严宁筹建经济开发区的积极性最高。而严宁最终确定把经济开发区建在西宁。跟向国锋的大力支持的态度是分不开的。毕竟严宁沒有拿热脸去贴冷屁股的习惯。哪怕对方是封疆大吏也不行。

大年初四。老太爷大寿。随着老太爷的年事越來越高。说话。思维都有退化的迹象。任谁都能看出來老太爷坚持不了几年了。所以。近几年。但凡老太爷寿辰的时候。西北的主要领导都要亲赴京城祝寿。即是向老人表示敬意。又是紧密团结在凌家周围的一个表现。今年同样也不例外。不过吃过寿宴以后。众人如同约好了一般。一起挤到了刘向严的小跨院來。围着严宁说起了筹建开发区的事宜。特别是向国锋。丝毫不掩饰其内心中的急切心情。

“草邑方面。我已经做了全面的交待。若能带动着发展起來。倒是一件好事。我也期待着能看到严宁的大手笔运作……”虽然也希望严宁能干出成绩來。但直觉告诉杨茂林。欲速则不达。严宁基础沒打牢。还沒学会走就想跑。必然要摔大跟头。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宽甸的改革还沒有显现出成效。严宁又铺了一个大摊子出來。杨茂林在骨子里有着一排斥。所以。提起即将投入建设的开发区。杨茂林的积极性不高。若不是自身端着凌家的饭碗。开发区建设又涉及到了甘南省的草邑地区。杨茂林不会來跟严宁探讨什么。至少严宁沒把宽甸发展起來。沒能让他从心里彻底折服之前。不想和严宁再有什么交集。此时所做的表态。不过就是碍于情面的表现罢了。

“要的。要的。严宁。秦南的发展。我可都交给你了。这次我把奉节市的书记和市长都带來了。你们都是年轻人。有共同的语言。回头你们多交流交流。有什么要求你尽管提……”相比于杨茂林的不冷不热。不温不火。祁连羽的态度可就要真诚许多。不但把奉节市彻底划了出來。更把奉节的领导都带來了。显然对严宁的举措有着巨大的信心。

“严宁。这么多长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