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官翔> 118、激进的思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8、激进的思想(1 / 2)

与期待已久的可爱女儿终于见了面。又安抚了谢水盈产后的忧郁。在香港基本上就沒严宁什么事了。简单的交待之后。严宁就返回了白云市。身上还承担着工作组的巡视任务。长时间不露面的话影响不好。而且到香港也属于私自出境。沒有报批手续。禁不起细致盘查。严宁不想在这方面跟人留下口实。也不想招惹太多的麻烦。

“二叔。到了岭南。感受了这里的发展氛围和创新思想的碰撞。使我受益良多。和岭南的发展现状比起來。我觉得之前仅仅在宽甸这一个地区搞试点。所进行的举措格局小了。步伐也慢了。我想再加上一把劲……”从香港回到岭南。严宁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巡视地方。与领导干部谈话。审计经济发展。岭南的发展状况一点一点在严宁的头脑中汇集成体系。也让严宁对岭南的发展实质有了深刻地认识。激进的思想再一次燃烧了起來。

岭南省作为华夏经济最活跃的省份。经济扩充的容量巨大到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其思想观念的解放。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群众。从集团董事长到小店经营者。都有着敢于人先的精神实质。落实到具体工作上的表现就是争论少。实干多。注重效益。注重结果。在这一点上。带给了严宁很多新的思路。而在感慨岭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让严宁为西北诸省的落后充满了忧心。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党和国家领导人新近上位。顺应群众发展愿望很强烈的民意。在改革的步伐和思想观念转变上都表现的很强劲。这对西北來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若是不能把握住这个机会。激流勇进抢入快车道的话。用不上两三年。中央的政策势必会做出微调。势必会向趋于平稳的大局转变。到那个时候。西北诸省就是想发展也缺少了相应的政策支持。

这本身起步就晚。基础就薄弱。大好的机会又把握不住。诸多的现实状况压下來。西北也就算是彻底沒救了。这种情况自己看得到。雷启功、杨茂林都能看得到。或许也正是因为雷启功。杨茂林都看到了这一点。才任由自己牵着鼻子走。把宽甸划了出來。成为了甘南省的一块不受掌控的飞地。只是以一已之力去担起整个西北地区的发展。这副担子实在是太沉了。

但是。无论是为了凌家。为了自己。亦或是为了下一代。严宁都沒有退缩的余地。尽人力而听天命。只要自己努力的去拼搏了。去奋斗了。哪怕最后仍要面对失败的结果。那也沒有什么可后悔的地方。不过。从现在的情况看。宽甸的改革已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只要朝着预定的方向发展。成功的行情十分看涨。西北还有挽回颓势的希望。若是再浇上一桶油。甘南的局势基本上就会定了型。那么。自己也就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发展所带來的成果了。

“你想怎么做。参考岭南的发展模式……”电话里。刘向军沉思不语。半晌之后才皱着眉头询问了起來。刘向军知道。严宁的把宽甸改革的种子栽了下去。就确定他会长成参天大树。这是严宁内心里有着强烈自信的表现。有自信是一件好事。凌家未來的门户要交到严宁的手中。若是做人做事畏畏诺诺。连点章程都拿不出來。可就太让人失望了。

不过。严宁想要再加一把劲。显然是已经不再满足一城一地的得失。更多的要开始着眼于凌家在西北的全面布局。若是严宁再大上十岁。就是家门振兴的表现。作为长辈那得无条件的支持。只是。严宁现在这个年纪。这个资历。把步子迈的太大了。对他的未來成长真的是一件好事吗。刘向军的心里沒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却在内心中有着一种本能的排斥。

“二叔。不只是参考岭南。还有江南地区。皖东地区的发展特色。我想在甘南建立一个大型的经济开发区。整合西北重型工业。机械制造产业的基础格局。完善上下产业链条。走产业化。规模化。集群化的发展道路……”岭南。江南。皖东几个地区都是华夏如今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每一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无疑这些发展模式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严宁在区域经济领域中研究了多年。对这几个地区的发展状况了然于胸。也从双江展开了实践。成绩同样斐然。

如果严宁这次沒有來到岭南。沒有接受到岭南开放思想的洗礼。沒有接受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实质的强烈冲击。严宁会按部就班的一点一点去整合这些发展思路。用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把这个思想体系磨励的圆润自如。继而再去引领实践。但是。水无常态。变化无常。华夏的发展日新月异。等到严宁拿出这一套理论。一套发展的体系以后。还能和实际相结合吗。还能用于指导实践吗。就算是可以。严宁又需要用多少的时间去把这个理论。这个思想体系付诸于实践。并检验这个理论体系的可行性。

时不我待。严宁觉得自己沒有这个时间去一点一点的磨合。也不想自己仅仅是成为一个理论型的学者。完全可以一边强化理论。一边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完善理论。修正错误。如此一來。十年。二十年以后。理论完成了。实践的成果也出來了。并且有了实践的成果做显示。这个理论体系禁得起任何的推敲。而这个实践的成果也是严宁迫切想要采摘下來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