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资本。增添自己身后的光环。更要借着税费改革推动马芳河形成独特的执政理念。进而谋求上位的可能。所以。哪怕严宁再不愿意将所有的成绩都归纳到税费改革身上。但为了自己的前途。还是不得不顺着大家的说法继续走下去。这一点严宁比任何人都清楚。
“四到五成。严宁。这话沒有水分吧……”脑子里不停地翻找着去年边宁的粮食产量数据。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林宪国和王双阳两个人互相对视了一眼。表情俱是变得丰富起來。早就猜到了边宁的粮食产量会有所提高。但提高到这个程度。两个人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边宁的耕地面积大体在一百三十万亩。这在北江省的县级构架中算是中等偏下。按照严宁增长四五成的比例。以亩产六百斤计算。边宁的粮食产量差不多就要达到八亿斤。一个小县就能产出八亿斤粮食。那北江省有一百多个县。大部分县的耕地面积都超过边宁。若再加上农垦系统的大型农场。建设兵团的粮食主产区。北江省年粮食产量突破千亿斤根本不在话下。这可比去年北江省公布的数字足足多增长了二百亿斤。称得上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要知道。赵北上在华夏饱受国外反对势力的指责、攻诘的关键时刻。决然地站了起來。以北江省年粮食产量八百亿斤的数据驳斥了所有对华夏的不良言论。反对势力集体失声。再不敢以此作为指责攻击华夏的借口。让华夏在一直被国外反对势力压着一头的外交领域很是打了一个翻身仗。也正是凭借着这一次的坚定论断。让赵北上在政治上加成不少。不但进入了政治局。这政治局常委也只差了半步之遥。由此可见。这粮食的威力可是巨大的。
“嘿嘿。书记。我这是保守估计。其实就是沒有这些改革。单单靠大棚育秧就能将产量增长二成。若不是搭建一个大棚的费用太大。我都恨不得把边宁铺满了大棚……”严宁从小生活在县城。对农业生产基本上是沒什么概念的。不过严宁书读的多了。也就对科学技术有着肓目的迷信。就像测土栽培技术。在北江这上高寒地区还只是处于试验阶段。管他行不行。多一重保障总是好的。也正是严宁的大胆尝试。这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我就知道你小子是最诡道的。说不定还有多少东西藏着掖着呢。既然这粮食增长已成定局。我和市长也就放心了。这事也就不问了。还是说说税费改革试点中存在的问題吧。乡镇沒了统筹款。沒了教育费。估计这锅都要揭不开了。边宁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題。总不能所有的税费都由县财政列支吧。可不是所有的县都能支付的起。若是不能对大多数地区起到示范作用。你这个试点就是失败的。这一点。我想你应该比我更清楚……”林宪国的这个问題可以说是一针见血的税费改革中存在的关键问題。三岔口镇还好一些。毕竟靠着口岸。依托口岸的优势发展服务业。商业的繁荣带动了住宿餐饮业的发展。在税收上多少还是有保证的。但其他偏远的乡镇若是沒了统筹款。那可真有揭不开锅的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