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 第三百九十三章 黄金危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九十三章 黄金危机(2 / 2)

现之前完成。

可是这第六期债卷的发行却是很不如人意。萧明询问愿意是什么。艾奇立告诉萧明。就是这第六期债卷中提到要开拓一条前往蜀地的铁路而导致。很多人对于像蜀地修建铁路需要的成本太高。必然会导致工程进行不下去。所以认购的人非常的少。

这种情绪是蔓延的。加上康京小报和京杭快报等媒体报纸的宣扬。使得这期债卷打发售出现了很艰难的地步。

而此时长江跨江大桥的第二期贷款就要进行。再加上日昌隆的远洋航运贸易公司准备进行一次一百多条商船的新宋州贸易。都需要向银行大量的贷款。艾奇立很指望这一次的债卷发行來解决这次贷款的银根短缺问題。

“为什么会这样。”萧明问道:“日昌隆盛不比大宋皇家第一银行。它的黄金储备之多。估计在世界上基本上就是第一的。为此依据储备量的百分之四十进行的纸币发钞。已经占了主要发钞行的六七成以上才对。为何会出现银根短缩的情况。”

艾奇立叹了口气给萧明解释。原來这几年大宋的工商业发展已经快的超乎象形。人们一改过去积攒钱财和储蓄钱财的方式。改由向银行贷款來进行工商业的开业和生意往來。加上现在银行的贷款利率都不太高。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吗。使得很多人只要做生意或者开工厂都能大赚一笔。那点银行利息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这种趋势使得市场上的原材料大面积涨价。带动的市场上其他物资的价格也开始涨起來。这是一种经济快速发展带动的通胀的前兆。而这段时间一來。日昌隆盛的黄金储备量也是增长缓慢。这里面还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

日昌隆盛一直以來都是萧明劫掠黄金的最主要的流向地。这几年他的黄金劫掠日渐减少了。则日昌隆盛银行趋向于从市场上收购黄金了。但最近这些时候。市场上的黄金流量突然大面积减少。不知道是何原因。

艾奇立也暗中调查了一下之后才发现。现在竟然有人开始大面积囤积黄金。这是一种潮流。除了债卷之外。黄金储备竟然成了一部人投资的方向。搞得很多老百姓现在都不太愿意将黄金出手了。而改为留在手里储藏。

如果这样的状况只是一小撮人。倒也沒什么。糟就遭在这竟然是一种普遍现象。于是很快市场上就出现了“黄金危机”这种黄金危机蔓延的速度极快。很快全国各地都有这种事情发生。对于以黄金储备为发超标准的金本位制度直接造成了威胁。

由于黄金的直接减少。使得艾奇立不得不减少银行的发钞量。这也无疑使得本來就有点紧张的银根有点紧张起來。面对着大量贷款的人。银行如果拿不出实际的钱款。那是对信誉致命的打击。

所以艾奇立将这次铁路债卷的发行看的很重。不得不亲自前往京兆府跟铁路公司下属的铁路建设公司碰面。看看能不能解决从京兆府抵达成都府和益州府的铁路修建难題。而他却正巧跟萧明撞上了。

“太师。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了。在这样下去。一定成为下一次通货膨胀的导火索的。”艾奇立对萧明告诉他的“通货膨胀”一词颇有研究心得。

“你可知是谁在有意的囤积黄金。”萧明问道。

艾奇立回答:“我也曾做过一些调查。一开始是几家民营的钱庄银行有意识的囤积一些黄金。但到最后。这种有意识变成了无意识。这些年受到太师大量流进黄金的影响。天下百姓皆有仿效的趋势。

萧明意识到。现在的市场金融已经从一开始的那种粗放式的混乱当中渐渐的变的有些规范了。而当初自己作为市场金融的引导者黄金本位的始作俑者。变成了改变者。并且在无意识的黄金偏好中带动了整个市场对黄金的渴求。

这件事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市场对黄金的渴求势必会带來天下人想方设法的增加黄金的渠道來源。坏事是很多人定然会在这里面投机取巧和浑水摸鱼。怎样才能既保障了日昌隆盛银行的黄金储备。又能对这种所谓的”黄金危机“有一个良性的引导哪。萧明对此作了一些思考。他沈吟半响沒有吭声。

艾奇立知道萧明正在思考事情。所以也沒有催他。萧明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既然金融已经渐渐的市场化了。那何不使用和谐大神的”宏观调控“方式哪。毕竟在这方面萧明和艾奇立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

”有办法了。“萧明道。

艾奇立侧耳倾听。他知道自己学习的机会又來了。但萧明下面的办法却不得不让他大吃一惊。他喏嚅着道:“怎么能够这样。万一出事的话。整个日昌隆盛银行就完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