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 第三百七十三章 暹罗国王是宋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七十三章 暹罗国王是宋人(1 / 2)

整个吐蕃的广大地区终于要落入到大宋手中了。这是件值得高兴地事情。首先处在甘南和川藏等地的大宋势力自然而然的向西挺进。而当地的羌族部落在失去了吐蕃的庇护之后。终于开始靠向大宋王朝。民族融合势在必行。

大宋隆兴元年三月的时候。韩世忠率部回到康京。随行果然带來了**喇嘛。这位叫做勘察平措的活佛竟然只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面对着大宋京师的繁华。这位年轻的活佛竟然十分的兴奋和感兴趣。

萧明对这位**活佛给予了极高的礼遇。派出专人侍奉他的饮食起居。并且时不时派人领着他到处游玩。沒过多久。**活佛就表示。愿意长期居住在康京之中。遍观大宋各地的美景研习汉学和汉地的佛学的经典。

得到这个消息的萧明笑了。他表示很满意。对于活佛的要求给予满足。并且在康京南郊仿藏地寺庙建造“隆照寺”建佛塔。供**活佛居住。如此一來。藏地的吐蕃贵族想要依靠宗教领袖起不轨之心的渠道就被彻底堵死了。

同一时刻。萧明加大了对西北地区的铁路的修建进度。本來很多蛮荒之地连基本的马路都不通的地方。如今竟然通了铁路。怪兽一般的火车车头拉着长长车厢行进的样子。几乎成了好多年人们观看的风景。

这主要是萧明对西北地区重要矿产资源的重视。宁夏自治道和东西域地区。的大量矿产资源被源源不断的运送到了中原地区。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冶金矿产的开发。于此同时很多新材料也在不断的大量涌现。

然后就是大量的工业产品被不断运送到宁夏自治道和东西域地区。曹据管理的宁夏道。目前已经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小麦粮食的主产地。而阿立玛管理的东西域目前居然成了西北环境最好的绿色商道。

全国的交通现状目前是萧明最关心的事情。但由于中国南北两地的地势上。还从横着几条大江大河。这是阻碍交通发展的最大障碍了。为此。萧明专门开内阁会议商量对策。因为有些事情很迫切。那就是第六次铁路债卷的发售已经迫在眉睫了。

铁路目前已经在全国形成了网络。但由于几条大江大河的阻挡。总是不能形成连贯。这一次萧明觉得应该是完成这件事的时候了。对于黄淮流域的桥梁建设。工部给出了一些建议。无非都是利用冬季河道冰封的时候动工。通过砖石搭出桥墩之后。然后在进行合口。

还有一些小的河流。还可采取是河流改道的方法实现架设桥梁的工作。但萧明发现了两个问題。第一他们不敢谈在长江上建桥的设想。第二他们不敢谈使用钢铁新材料建设桥梁。对于这两点。萧明提出了质疑。

得到的答案是。由于上一次高宗皇帝大发宏愿准备使用钢铁材料在长江上架设桥梁。结果不但造成重大事故。还成了全国动乱的主要诱因之一。所以大家都害怕了。觉得首先长江上江面太宽不适宜造桥。第二则是不能使用钢铁材料。这方面高宗造桥已经给大家做了坏榜样了。

对此萧明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提出了两点。第一。建造长江大桥可以迅速拉动全国的一些制造工场的生产动力。并且使用钢铁材料造桥才是确保大桥长久使用的要求。高宗实际上是给出了一个好办法。

第二点。大宋自打南迁以來。不管是击败了死敌大金帝国也罢还是开疆扩土也罢。还是讨伐南洋日本。包括发现新大陆远播中华文明这些都是在短短十几年之内完成的。这一时期中华大宋发挥出來的创造力和勇气是无与伦比的。那么建造是加上第一座几千米的跨江大桥也不是不可能的。这可以鼓舞起全国民众无与伦比的勇气和自豪感。

所以大桥非造不可。至于怎样才能将这座跨江大桥建造成功呢。萧明扔下两张图纸就飘然而去了。那是两张设计图纸。其中一张是一座大桥的的设计图。另外一张则是一个奇怪工具的设计样图。

工部的那些官员一看。顿时大为感兴趣。且不说那种钢架斜拉的的索桥的设计已经突破了很多人的相像之外。尤其是那个奇怪的工具则是是一个巨大的塔吊。这种利用杠杆原理设计的塔吊的设计者却是墨家的一位工匠。

其实通过杠杆的原理吊装东西的装置。中国古已有之。但那种使用重物和人力的装置实在是太过简单了。而墨家工匠设计的发明的吊装则是将墨家精巧的机关术用用其中。并通过底下蒸汽动力的装置。來转动吊臂。这种全钢铁的吊臂一次估计能够提起几吨重的物体。

原來是可以通过吊装來完成桥梁的架设啊。这等于是给工部的那些官员提供了一条建造桥梁和其他工程的做法。而不是单纯使用竹筒杆搭建脚手架就可以使用工人操作了。不但省工而且更安全。于是第二天他们就上交内阁建造跨长江大桥的奏表。

沒过三天。有工部牵头。大宋皇家第一银行和日昌隆盛银行贷款。日昌隆钢铁和制造企业。墨家机械制造和全国几十家大型钢铁和制造工场的长江跨江大桥的计划就被正式的批复下來了。同时大桥独家广告发行权也被日昌隆拿到。日昌隆为此专门提供大型热气球的吊装工作。

广告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