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 第三百六十七章 着手干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六十七章 着手干预(1 / 2)

萧明生气的是纵观整个世界。大宋王朝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了。开疆扩土国富民强。只要按照既定的方向慢慢发展即可。而这个好大喜功的高宗皇帝。竟然干出了杀鸡取卵的勾当。使得原來一片大好形式形成了目前的乱局。

他如何能够忍受自己的一腔心血被毁掉。更不可能坐视不理。但吴庸的话还沒有讲完。情况现在还远沒有他相像的那么好。而且要更糟。那是因为仓促上马的长江大桥工程还是出了重大的事故。死伤惨重。

巨额的财产损失还在其次。工程进行到一小半就出了这样的事故。使得工部一大帮的官员先后引咎辞职。内阁监察署介入调查。这才知道工程在承建的过程中有着重大的行贿受贿和舞弊现象。

在承建的一百多个工程单位中。竟然有一多半都是与皇亲国戚的下属商家有关。光是清河郡王张俊就有五十多个工程承包的项目。而几十个跟日昌隆有关的工程项目基本上全部落选。为了搭上长江大桥的工程建造。全国不下上千家商家和单位参与进來。行贿受贿成风。整的是乌烟瘴气。民间的反响极大。

如今出了重大事故。只是由工部的几个小虾米出來顶罪。而真正的大老虎却躲到了后面。最后就是这一次死伤的大量工人基本上全都是在大宋多年从事建筑开采工程的俘虏劳工。而朝廷对此却沒有一个抚恤的办法出來。使得俘虏劳工的情绪极度不稳定。且已经暴乱频频。

虽然日昌隆并沒有得到整个工程的份额。但它的产业实在是过于庞大。也不在乎这点钱。可是纵观全国來讲。最好的钢材是在日昌隆的太平铁厂。最好的大型机械制造是在日昌隆。最大织造基地是在日昌隆。一多半的石料开采的劳工是为日昌隆在干活……

其它如挂接件。铆接技术。钢丝锁具等的全都是日昌隆最好。内河航运的蒸汽驳船。金融市场等也在日昌隆的掌控之中。沒有日昌隆的参与要想进行任何大型的工程那都是不可想象的。更何况是被排挤在外了。

所以高宗盯上了日昌隆。这样一个赚钱的巨无霸在高宗的眼中那就是一个喷香的肥肉。但他要吞下这块大肥肉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就算他是用皇帝的威严來压也不行。日昌隆几乎已经成为整个大宋王朝的根骨和血脉。哪有自己吃自己的道理。更何况日昌隆的实际掌门人还是萧明。

可是机会却是从萧明去扶桑日本。追击白河上皇和源赖朝到北海遇海难的传言而來。萧明遇难举国震惊。这种连带反应是无法估量的。高宗名义上为萧明举行了隆重的浇奠。同时开始了对日昌隆的侵吞。

但日昌隆现在的元老会主席是老奸巨猾的介之聪。他岂是那么好糊弄的。所以高官厚禄并不可能打得动他。他借口由于名誉主席萧明亡故。日昌隆在整个产业归属上必须经由两年一次的元老会议开回來决定。

但为了安抚皇帝。介之聪同意将很多产业更名为“大宋皇家”的前缀。并且坚持不动以太平银庄为基础的。日昌隆盛银行。事情就这样僵持下來。当高宗却迫不及待的对外宣称。日昌隆已经成为皇家的资产。依此來缓解国民对皇家的信任危机。

与此同时高宗更是开始大规模再次发行钞票。由此來弥补工程事故造成的巨额亏空。民间由于大量的纸币充斥。使得货币更加贬值。物价飞涨。百姓终于开始了民不聊生。整个工商业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全国各地都是破产的商家和工场主。

实际上动乱的确已经如吴庸所说的那样。一触即发了。而当局者迷。高宗皇帝目前还未意识到自己已经点着了火了。他到现在也不知道整个国家的封建制度已经渐渐的转变了。封建专制本身就是建立在土地之上的。而现在土地却基本上沒了。

大宋朝通过了几百年的鼓励工商。允许兼并土地的政策之后。社会的资本积累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了。只是沒有相对发达的生产力而已。如今的社会生产力真是跟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了。全国目前的工业附加值已经远远地大于农耕的土地附加值了。

这种结果就造成了一个很显而易见的现象。那就是土地私有化的程度越來越高。并且全都集中在那些大工厂主和大商人手中。而向日昌隆那样的大商号在使用农场方式进行的经济作物的种植上也是众多人仿效的对象。

萧明在的时候。在全国实行大移民计划。不但给大**添了几十万公顷的两天。也带來了农业的连年增长。但农业增长的同时。当地的工商业也同一时期跟着发展起來。然后土地再次被兼并。这是工业化飞速发展的象征。目前來讲除了高丽。台湾大留求岛。琼州海南岛几个纯农业化的产地之外。西北地区依靠自身的丰富资源也开始了工业化的进度。

而在这个时候。大量的工厂和矿山等用人非常多的地方则需要大范围谋求人力资源。所以兼并掉农民和地主的土地就是最好的一种手段了。而当地官府基本上已经在行政上属于无作为的阶段。就连税收也由于内阁专门成立了赋税司。而不再是他们捞油水的來源了。

封建专制的基石已经坍塌或者基本坍塌了。皇帝的私人腰包也并不是随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