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随着大宋印刷业的飞速发展。这类“小报”在高宗南渡之后。越來越繁荣起來。已经出现了专门盈利性的书馆相当于后世的“报社”组织。他们往往通过各种关系。了解到当天或当时一些重大的事件和国家政策。用最快的速度印出來卖。
他们往往贿赂那些官府重要的办事衙门的仆役和低级办事人员。将消息走露出來。而且他的销售对象也相对固定。但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一个契机。这个契机就是萧明发行的“北伐债卷”由于全社会对债卷严重关切。是的有关于北伐的审核消息都是非常的重要甚至是值钱的。
因为任何牵扯到北伐进度和战事的消息都会直接影响到“北伐债卷”的价格。而现如今“北伐债卷”的价格炒作一路飙升。任何不好的消息都会造成价格的剧烈波动。所以内幕消息就是很多专门炒作债卷的人赚钱法宝了。宋代人的金融炒作意识一点不差。
上一次金兵抄了宋军的后路。萧明虽然下令严密封锁一切消息。但不知道从哪里还是泄露出去了。一时间债卷的价格大幅度缩水。幸亏萧明在几天之内就大败金兀术。然后还将俘虏送回去游街。这才止住了债卷下滑的却是。甚至还连续反弹。
而由此带动的《康京小报》的发行也是一路飙升。这说明两个方面的情况。一个方面是如今的大宋朝一般百姓对于“北伐债卷”的关注程度非常的高。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大宋这些年重视商贸所带來的全民金融知识的提升。
另一个方面。从《康京小报》的热销。也说明了大宋目前普通人识字和有文化的基数在上升当中。这是一件好事。虽然萧明并沒有打范围在大宋推行教育。但他在杭州极力的推行的学校建设对带动各种公里和私立的学校也是一个不小的促进。
但这样一份报纸的发行。并不只是简简单单只说北伐的战事。一些街头巷议的花边新闻也在其上出现。书馆还专门找來了文笔极佳的写手。专门针对各种朝廷政策和社会时弊进行专门的评论。这在封建王朝是不可想像的。但如今的大宋却对任何言论都采取一种宽松的政策。不但皇帝如此。整个朝廷和官府也是这样。
这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一种方向。萧明看到眼中。自然很是高兴。《康京小报》的发展是新闻传播的好事。自然也是在萧明的关注之下的。但他也深知舆论影响的威力。如果把握得当。他有自信能够把控这种力量的。
现在萧明还要去对付金国的最后势力。既然决定要在年底之前就解决掉金国的事情。这件事当然不能再拖下去了。他命令在开封的吴玠和刘琦所部。向西继续攻击前进。并且要在十二月初黄河冰冻之时渡过黄河。然后进攻相州。自己则带领着大宋皇家虎卫军直逼大名府。
于此同时。杨祈中在冬季下雪之前已经将几万俘虏修路的事交给了宁夏道的官员。他汇合大同的军队继续向东沿着长城一线向燕京进发。
而韩世忠和赵彦文所率的军队已经在十一月底的时候攻克了原來辽国的大定府。金兵现在是四面受敌。不但是有大宋朝的皇家近卫军的军事攻势。在他们占据的河北两路的中原土地上。此起彼伏的起义军也是让他们非常的头疼了。
十二月三日时。萧明抵达大名府城外三十里扎营。虎卫们按照平时的训练立刻动手搭建营地盖帐篷。同时放飞热气球升空。作为对四周观察的哨所。也就是说。萧明的营地内沒有木头搭建的哨楼。但却有里外三层的壕沟作为防御。
壕沟的外侧则是跟篱笆一样的木桩。上面缠满了有铁丝制作的倒刺铁网。并且还挂上了一些叮当乱响的物件。晚上更是组织人员三班倒來执勤放哨。这种营地的设置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再沒弄明白之前。是额也不知道萧明为什么会拉了几车满是倒刺的铁丝卷的。
刚刚扎下营盘。萧明接到了报告说是一伙人马部队向着他们而來。看旗帜好像不是金兵。倒像是一股河北义军的武装。等对方接近之后。手下來报。说是:“河北义军的首领王重阳。请求觐见大宋太师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