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 第三百一十四章 进行金融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一十四章 进行金融战(2 / 2)

是萧明推行教育专业教学一來最成功的范例。因为凡是在墨家的学堂之中学徒三年之后一般都能进工厂做工。并且每个月的薪俸能够抵得上半个知县大人的薪俸了。这对大多数人是很具吸引力的。

如今要北伐了。全国的资源基本上都要被调动起來。火车的运力也得到了提升。很多原來北地的中原人士更是激动不已。这是一种值得利用的资源。萧明怎么会轻易放弃。他早都在谋划这方面事情。

按照战略部署。杨祈中的西夏兵团将是第一步出击的部队。可是真正的进攻早已经开始了。那就是萧明的金融战。萧明早在半年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对北地金国控制区的区域进行了金融战役。这是一种沒有刀光和硝烟的战争。

如有纸币无与伦比的便捷性。萧明加大了印刷量。从民间置换了大量的金银。而现在在大宋国的境内铁质制钱基本上就已经快绝迹了。但在金国占领区内却仍然在大量使用。金国朝廷对大宋镜内流通的纸币嗤之以鼻根本不做理睬。

金国朝廷中书省仍然按照一比七的比例在铸造铁钱。但很多百姓根本愿使用这种又重又不方便的钱币。很多事物的交易逐渐兴起。再就是使用大量的金银等物來进行交易。甚至在民间对宋境的贸易中也是置换大量的纸币來进行贸易。

对此金国朝廷开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未做理会。而北地各地的商号上缴官府的赋税中大量出现了纸币之后。这种情况则不那么简单了。金国朝廷之内的有志之士和一些汉臣终于明白过來。原來这种叫做贯子的纸币竟然有着这样的好处。他们立刻上书给金国皇帝金熙宗。

纸币对已整个经济的发展和商品贸易的好处不言而喻。大臣们能看到的。金熙宗也能看到。但怎样对待就是一个问題。到底怎样处理此事。金国朝廷对此也是莫衷一是。大多数人建议严格控制。不能让纸币再次出现。要严厉打击那些使用纸币的行为。

但更多人却认为纸币既然能被民间视为如此有价值的东西。如果国家大量的囤积那不是比屯之金银等物更加有价值吗。而且已经有人在这样干了。他们将家里的金银等物偷偷的拿出來置换成纸币存放起來。这些所谓的财富既轻巧又精美实在是是惹人喜爱啊。

金国朝廷于是采取这样的行动。不但囤积大量的纸币。并且用这些纸币从大宋打量购买金银等物然后再次置换成纸币。一段时间之后。金国北地占领区的纸币简直供不应求。市面上的纸币直线减少。最后逼得老百姓又开始使用金银等物來购物了。

殊不知这正是萧明有意在控制着。他深知金融战的威力一点不比全面战争來的轻松。一段时间之后。金国市面上再次出现了大量的纸币。这一批纸币是经过排号印刷的。因为不止一人报告说金国官府大规模团购纸币的行为在不断出现。所以这一批纸币是有针对性的。

市面上看不到的东西。在私底下正在慢慢进行着。金国的财富正以某种特殊的形式慢慢的流往大宋。渐渐的金国开始出现了物价飞涨的情况。各种农产品。矿产资源等物都是价格不菲。很多人手握大量的纸币却买不到东西。很多人只得冒险潜入宋境去购买必须的生活物资。

但这个时候由于宋金之间的战争气氛越來越浓。金国加进控制了与大宋接壤的地区。封锁了很多关口和边境出入口。但这并不妨碍官府和大户仍然通过各种却道到宋镜内购物。但奇怪的一幕发生了。

宋地的商家渐渐对北地纸币不再接受。转而接受金银等物作为货币使用。什么原因人家也不说。这等于是很多人手中的纸币已经变成了废纸。恐慌在蔓延当中。但很多人仍然会用些金银等物购买必需品。但这无法改变整个金国之内日渐的调僻。朝廷官府的赋税也日渐减少。社会动荡逐渐在加剧着……。

而在此时。萧明却在大宋镜内大范围开始发售战争债卷。他看到很多人对于北伐期待和激动之情后。立刻找到高宗赵构建议发行战争债卷。开始赵构并不明白战争债卷是什么东西。萧明则需要费力的跟他解释。

最后赵构才明白。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融资的手段。并且还可以通过市场的调节使得债卷无线增值的一种财富增值手段后。自然是欣然同意。他将此事自然委托给萧明办理。自然这样的债卷发行是为户部专搞的。但萧明接手会有更多的花样可玩了。

大范围发行肯定少不了银行和银庄的参与。萧明的日昌隆盛银行自然是发行一个主要机构了。除此之外那就是大宋皇家第一银行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