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之时。为陛下所做的那首《菩萨蛮》六军阅罢。犒饮兵将官的即兴词很得皇帝陛下赞赏。我记得是:中军玉帐旌旗绕。吴钩锦带明霜晓。铁马去追风。弓声惊塞鸿。分兵闲细柳。金字回飞奏。犒饮上恩浓。燕然思勒功。的确写的很好”
“是啊。父皇当时就赏了他衣袍锦带。说他有才。这家伙立刻又做了两首词來派父皇的马屁。”
萧明问道:“想哪曹子建七步成诗。这王安中倒是即兴词的好手了。却不知他写了那两首词。”
赵构道:“我还依稀记得那是一首御街行。随口吟道。
清霜飞入蓬莱殿。别进云裘软。却回宸虑念多寒。诏语日边亲遣。冰蚕绵厚。金雕锦好。永夜缝宫线。
红旌绛旆迎星传。喜气欢声远。庙堂勋旧使台贤。领袖坐中争绚。天香馥郁。君恩岁岁。一醉春生面。”
赵构道:“后一首好像是:鹧鸪天。。百官传宣 。我记不清了。”
薛炳昌的小妾说道:“奴家却是记得。不如奴家唱给几为大官人听可好。”众人鼓掌赞成。那小妾唱道:“ 蒨雾红云捧建章。鸣珂星使渡银潢。亲将圣主如丝语。传与陪都振鹭行。香袅袅。佩锵锵。升平歌管趁飞觞。明时玉帐恩相续。清夜钧天梦更长。”
余音袅袅……众人齐声叫好。萧明问道:“殿下在京中自然是自在了。就不知段王爷这次能在汴京逗留多久。”
段誉道:“过几天就是大宋皇帝的大寿。自然是贺寿完毕之后再回大理了。”
萧明点点头:“皇帝陛下大寿四海同庆。但却不知道最近对幽燕的局势如何看待。”
赵构道:“父皇近日已经不上朝很久了。整日在后宫钻研道术。由郭京孙震之流的道士协裹。炼丹打坐不问政事。我也是很久沒见过父皇了。”
徽宗痴迷道术也不尽是几名道人蛊惑的。他自己就精研各种道家经典。加上年岁一上五十。精力和体力都已不比壮年时。对荣华富贵的眷恋和怕死症的发作。使得徽宗很希望自己能够长生或者的得道成仙。
大宋的政局已经到了混乱的边缘。皇帝昏庸。奸臣当道。清醒的人沒有几个。目前來讲对萧明是一个机会。他要利用徽宗大寿的时机。迅速的扩大自己的商业帝国。是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自己的军工企业累积财富。制造出战场上能够决定一切的工具。
众人在薛府一直喝到很晚了。最后薛炳昌派人将喝醉的赵构和段誉送了回去。赵构对薛炳昌的印象极好。拍着他的肩膀称兄道弟的。只有萧明知道这个市侩怎么想的。这么快就巴结上了一位王爷。这小子真是人才。
“薛大哥真是好手段啊。康王爷可是以为贵人啊。对你以后大有俾祝。你可不要忘了我的功劳啊。”
“萧兄弟说哪里话。我还不是跟你沾光吗。到啥时候也不会忘了你的。哈哈。”
“哈哈……。”
天平银庄这几日生意依旧。但萧明反而不急了。他用飞鸢发了几封信件之后反而放松下來。整日沒事就是宴请各个生意场上的大商人和大掌柜们。中国人他生意一般都是在酒桌上。这种事自古有之。也不新鲜。
但萧明请客却是只谈风月不谈生意。坊间的一些小道消息倒是听了不少。淡一些重要的朝廷官府的秘闻也是听到一些。作为商人。虽然在社会上地位并不高。但官家的一举一动都会牵扯到自己生意的盈亏。自然都是想尽一切办法來打听的。
萧明却沒有花那么多代价。饭桌上的几杯酒就得到了这些消息。譬如:跟随徽宗皇帝身边的那个道士孙震实际上本身就是一个阉人。但是他却教给徽宗皇帝采阴补阳之术。并且向徽宗敬献了很多海外的宝物。像什么犀角啊。挽香啊。红宝石啊。天竺神油啊这些。搞得徽宗对海外的兴趣大增。
再就是当朝太师蔡京。内相梁师成王黼等人的府内绯闻。淫秽乱搞的事情那是更多。也有人说起大理国誉王四处送礼的事情。这个事情要不是广东转运副使徐惕极力促成。徽宗还不当回事情。这一次改土归流太夸张。但视为藩镇赐封却是能够定下來。
有些消息萧明是有用的。有些消息却沒什么用都是街头巷议的小道而已。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就已经很八卦了。萧明觉得这倒是一个谋得情报的好手段。从來经商也是需要情报搜集的。这件事情需要他好好考虑。早晚要建立自己的情报机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