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紧急的锣声传遍全城。开州城立刻就进入了防御状态。当高丽军进入到了离城不到五里的距离时。突然开州城头一声号炮。东城门大开。从里面涌出來一队人马大概五千左右。但是打的旗子却不少。其中最醒目的旗子就是书写着“金”的大旗。
守军出战。高丽军站稳脚跟开始布阵。以往与辽军和金兵交手。对方都是骑兵。所以高丽军也就是使用长枪兵多一些。弓兵多一些。但就几次大败之后高丽人总结了经验教训。组建了长刀兵。
这种长刀兵是拿着那种类似与大宋朴刀形制的刀具。但刀的宽度较窄。也有不少属于绑刀。就是直接将丹刀绑在长一点的木棍中。这种长刀兵在几次对辽的战争中都发挥了很大的战果。盖因长刀可以砍马腿。
高丽军也有骑兵。但朝鲜半岛不太盛产马匹。马军的数量有限。所以一般情况下只有将领才能骑马。 随军的女真部落勇士们倒是骑着马匹。这些人沒什么组织性。只在头领的带领下行事。所以他们是最特殊的一群。
双方排开了阵势。准备厮杀。可这个时候东丹守军的阵营突然一阵混乱。并逐渐分开成了两部分。从中间直接闪出了骑兵。大队骑兵正在集结。看來东丹军队准备用骑兵进行作战了。看到这个情况。尹瓘很高兴。他们的火牛阵又可以派上用场了。
东丹骑兵是由耶律匀骨率领。一万多人排成了箭头型的阵型。现在双方相距不到三里。阵型全都开始往上压。在不到两里的距离上。正好是骑兵冲锋的好距离。但高丽军想玩点传统。竟然派人前來挑战。
这是古代作战的规矩。双方大将上前单挑。然后双方的军队在依托于阵型进行交战。但宋代以后这种模式已经早都被基本淘汰了。改变这种交战态势的。正是大辽国契丹铁骑。
大规模的骑兵冲锋或者兵团性的会战。往往通过骑兵的快速突击性來决定胜利。战阵上大将丹挑的好戏渐渐也就看不到了。那个时代的将领除了要熟读兵书之外。还要研究地形。作战的情报等等。对本身的武艺也不再苛刻的要求了。
以至于那一时期出现了很多儒将。文人带兵也成为大宋以及周边一些邻国都比较能够接受的现象。尤其像大宋朝这样的。喜欢以文御武的朝代。更是突出。
高丽国是受中原文化影响非常重的国家。他们很多国家制度和军队模式还是在模仿唐代的样子。所以会出现让大将上前单挑的行为。萧明一看就乐了。从身后将郭守信叫出來。派他上去就行了。武器吗。就用黑神弩。
而尹瓘派上來的则是高丽国著名的武士。也是他的心腹爱将。名叫全项铁。此人有这一手好刀法。在军中颇负盛名。尹瓘是想让他上來先给东丹军一个下马威。打击一下东丹军的士气。
两匹战马各自从本阵跑出。在相距不到三丈远的地方各自勒住马。全项铁高举大刀叫道:“來将通名。某刀下不斩无名之辈。”
话音刚落就被郭守信一箭给射下马來。弩箭直接从嘴中射进去。人当时就一命呜呼了。郭守信一声不吭。高举着弓弩调转马头就回來了。东丹军随即发出一声欢呼。
尹瓘大怒。正准备挥军向前掩杀。东丹军的骑兵终于动了。只听得一阵鼓声。大队人马就准备冲锋了。尹瓘急令:“火牛阵。速速向前”
这时候从高丽军的后面士兵们赶着上千头的牛上來了。这些牛的两个角上全都绑有尖刀。尾巴上也挂上了松枝火油。一声令下之后就全都被点燃了。牛群再被驱赶着向东丹军冲了过來。随着尾巴吃痛。这些牛全部都惊了。撒开四蹄沒命价的向前直冲。
牛群的奔跑形成的阵势很是惊人。蹄声隆隆的轰响。大地都在抖动。尹瓘一声令下七万大军全部压上。跟在后面掩杀。可是这群牛在奔跑到了一半的时候。突然一个个全部栽到 先先后后的掉进了武松带人挖好的沟里面。
“轰轰……。”的几声巨响。开州城上的大炮终于开火了。钱拔光按照萧明的要求将炮弹分作两批分别打到了牛群的正前方。还有就是高丽军的正后方。炮弹剧烈的爆炸。立刻就造成了高丽军的恐慌。由于他们被夹在牛群和后军的中间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后军的高丽军却是被炮弹吓着了。这是什么东西啊。雷鸣一般。一团火光之后。连人马的的踪迹也开不到。地上还有一个冒着黑烟的大坑。突然有人发现自己的肩膀上挂着一只人手。这才惊叫起來。人群拼命地开始往前面跑。
大炮的轰响一直在继续。七万人的军队被逐渐的像羊群一样的赶向前面。而就在此时。从两侧突然杀出一支人马。全部都是拿着大刀。直接将高丽军的两侧分散包围起來。这些人见人就砍。逢人就杀。领头的一名大汉如入无人之境。顿时大批的高丽军被斩杀。
尹瓘一看情势不妙。急令全军撤退。这简直就是要被人包了饺子啊。高丽军乱哄哄的。根本沒有听他的命令。尹瓘挥刀斩杀了几名乱跑的士兵才逐渐稳住了形式。可是下面的噩梦就又开始了。因为此时东丹军的骑兵已经冲上來了。
大批的高丽军像鸭子似的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