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的约定出兵。辽军弃城而走的。
金国吃了一个哑巴亏。借故终止了交付西八州的行动。而大宋此时已经预先付给了金国五十万量的白银。金国停止交付西八州则是违约之举。于是多次遣使追要西八州的土地。金人漫天要价。宋使坐地还钱。谈來谈去的。最后的结果是大宋还需支付一百万两的白银才能得到西八州土地。
负责此事的王黼和童贯等人借口朝廷无银。开始大肆的搜刮晋地的百姓。中饱私囊贪污无数。整个河东路几乎被刮去了一层皮。而保德军武义承杰郎武义大夫马军副都统韩世忠。因为拒绝上司王禀让派兵搜刮百姓的命令。而遭到王禀迫害。愤而挂印辞职。东去山东威海。投奔登莱知州张叔夜而去。
且不说大宋朝这边乌烟瘴气。单说金太宗接到了赌赛失败的报告之后也是倒吸一口凉气。萧明以三千打一万几乎全歼金兵。似乎还未尽全力。这样恐怖的战斗力简直闻所未闻。这可如何是好。想起萧明让他考虑的要求。金太宗颇为头疼。
四月初。萧明在东京接待了金国的使者。对方带來了金国皇帝的口讯。称在五国城的天祚帝已经生病亡故。现在辽国已亡。倒不如萧明和他一起享有江山。对此萧明回复要好好考虑一下。紧跟着萧明就遣使去见金太宗。提出了三点条件。
第一条。撤走辽东地区方圆百里之内的金兵。不许出现一兵一卒。
第二条。善待辽地沃伦海草原上契丹乌槐部落。不得欺压掠夺牧民和部落财产。
第三条。同意萧明作为东丹王。而占据辽东的土地。不得妄开战争。
以上三条如果金帝同意的话。萧明愿意改旗易帜。归属金国。为金国之属国。但不纳贡不参拜。不行金国官制。所属辽东地区为:“特别行政区”一切内政军事自理。
这就叫国中国。但萧明愿意归顺大金国已经是出乎金太宗的意料太多。所提条件也不是太苛刻。本來他就拟封萧明为东丹王的。只不过沒想到他要自制而已。也罢。就如他所愿。金国这些年打下了那么多辽国的国土。也该歇歇兵力。趁势消化一下。萧明的问題等待后面再解决也行。于是慨然应允了三个条件。
于是萧明名正言顺的当起了大金国的“东丹王”。 金国派使者前來恭贺。并送上了扭纹金印。册封的诏书。萧明于是将城头之上挂上了黑旗红字的大金国国旗。
这一次的妥协。萧明也是费了很多口舌去说服手下人。很多契丹的官员也曾反对。但以萧干、吴庸、萧挞不野为首的几个大员却投了支持票。他们全都看得出來。这是萧明对金国虚以委蛇的表现。如今得到了整个辽东的地区的控制权还最少能有三到五年的和平期用來发展壮大。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况且这个东丹王的封地区域基本上独立于外。我行我素。只不过是换了个棋子和名字而已。沒有任何变化。大家该咋地还咋地。这种自治领的确是不错的发明。萧明能争取到这样的待遇。也真是花了心思了。
三到五年的发展时间对萧明來讲简直是太重要了。有了这段时间萧明就可以在辽东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王国。辽东丰富的矿产资源也会被充分的利用起來。尤其是被萧明早都盯上的东京道辽阳府的襄平。著名骆驼山下的大铁矿。那可是后世著名的鞍山钢都啊。
盘锦的煤矿再加上鞍山的铁矿。就可以直接构成自己庞大的钢铁王国。这里的高富铁矿据说储量有100亿吨之多。都够自己开采到几百年之后了。除此之外。作为渤海国的故地。整个辽东的农业发达。出产丰富。而且各地尤其盛产药材。那是和大宋通商的重要条件。
除此之外整个辽东还有丰富的铅锌、铜、黄金、菱镁、硼石、白银、石灰石、石墨矿藏。甚至还有石油。那个时候的人不懂。把它叫做黑油墨和猛火油。萧明可是知道这是什么。能够拥有辽东这块土地简直就是萧明这段时间辛苦的最好报答。
掌握着营口一带的海域再加上旅顺口的港口。萧明开始大肆的搞建设。以辽阳府为基地的建设得到了加强。东京城再次被加高加厚。钢铁作坊开始大面积扩建。水泥厂紧跟着扩张。玻璃制造。煤场。道路建设也一起上马。本就是个大工地的辽东又开始了新一轮建设。
PS:奉东丹王之命打劫订阅。你不订也得订。我逼着你订。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