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载员10人。车重十吨。最大公路速度70公里,越野50公里,最大越野行程300公里,公路500公里。车上后端两侧各有一挺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此外车上四个方向各有一个通用机枪的布置点,可以放置mg-34和mg-42通用机枪。通过支架的切换,也可以放置苏制和美制的机枪。
不过,有了后边的那两挺可以平放的重机枪,就足以扫荡任何生物了。而步兵车的8-15毫米装甲也使得防御力量堪比鬼子的某些豆丁坦克了。
车上还搭载着一门巴祖卡火箭筒,载有3枚m1a1 he反坦克地雷和4个m1和m2烟幕罐。
车上有绞盘,有齐全的工具修理箱,看来即使有工程师跟随,也不可能像游戏中那么逆天,只能是自己手动来修理了。但小花说了,如果智脑升级后,可以通过车载电台呼叫,在直辖范围内寻求智脑的帮助,尽快的发现需要修理的部位和提供相关的合理维修意见。
孟享板着指头数了数,这个确实是做到了多功能了,只可惜对空力量还是稍弱了些。不过,考虑到这只是一级,孟享也没有强求,只是希望能升到二级的时候,看看有什么变化。
“数量有什么限制吗?需要星值?”鉴于基地一贯的出人意料,孟享还是打算问清楚了再说。
“除非是指挥官选择自动操作模式,一般在人工驾驶操作的情况下不需要星值。”孟享总算听到了一个比较不错的消息,但随后小花的提示也表明了,基地车辆的生产也不是像普通的武器车辆那样随性所欲的。指挥官指挥的总人数除以每个单位的标准人数,就是该指挥官最多能指挥的数量了。
比如,多功能步兵车标准人数是3+10的模式,这就是说孟享此时可以指挥的数量是20万除以13,就是15385辆。同克隆兵一样,生产和指挥是两个概念,到时候有损坏的,可以继续生产。不过,即使这个卖出去,也是占用名额的。
一万五千多辆看似很多,但在数百万大军的配置下,根本不够。看来,现实中的武器还是缺不了。不过,用这些武器专门装备精英部队就可以了。况且,部队也不会只装备多功能步兵车。
“如果只算人数,那么坦克的操作人员只有三到四名,岂不是可以一下子拥有五六万的同一类坦克?”难得引发了相关条件,孟享继续刨根问底。
“坦克驾驶人员等特种作战人员的数量不能超过总人数的一半!”小花的解释,孟享也明白,如果一支部队都是特种人员,那就不是一支正常的军队了。这在未来的战场中,克隆人被普遍当做炮灰的时代,这种情况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出现的。
那个总人数是指20万克隆兵的。也就是说,相应的红警单位的坦克也是以10万人的数量来限制了。不过,这样也没什么大碍,一万多辆天启坦克就足以让世界颤抖了。
“那非战斗人员的人数,比如间谍、医生、工程师等人的数量最多是多少?”孟享又趁机问道。
“条件不足,无法回答!”这一次小花的拒绝少了些冷冰冰的味道。
孟享也没有太在意,看来这些非战斗人员的数量还没有触及底线,既然基地中已经有了培训基地的限制了,就足以把这些特种人员和非战斗人员的数量限制住了。
“普通人可否操作驾驶?”孟享问了最后一个关键问题。
“可以。”随着小花的回答,孟享的心才放下来。既然这样,那些限制暂时对他没什么影响。犀牛、灰熊什么的,到时候生产出来,即使驾驶人员有限制,也不影响普通人的使用。各单位到时候都弄上一万多个,也足够让这个世界清静了。
孟享大致明白了红警单位的车辆数量限制后,也就放心了。
只要还有现实武器的补充,总能找出合理的搭配设置来。此时稳压别人一头的装备,不用太扎眼,却偏偏压得他们死死的,最是痛快。
虎一亲自上去操弄了一番,那辆多功能步兵车的可操作性很强,各方面性能也远超过了此时先锋军正在大量装备的德国人的sdkfz251装甲车。仅仅是行程和速度一项就足以超过别人一截,不愧是有快速突击车的美称。
“不错,先生产三千辆再说!”只有6000元的价格相比与它的性能已经是很实惠了,全部生产出来也不过一亿元而已,只是需要先熟悉这些武器,所以孟享把这初步的三千辆多功能步兵车统一划归了教导队了。
孟享在又多了一项红警单位后,心中正高兴。没多久大洋彼岸又传来了吉普车中标的消息。
吉普车作为二战中美国文化的代表,自然带着让美国人喜欢的很多元素。
这一次,陆虎汽车公司还选择了与福特公司合作,使得中标的可能性更大了些。到时候,福特公司给陆虎廉价提供一些汽车生产线,而汽车生产的大头则是被安排到了福特公司。虽然老亨利福特是个反战分子,但面对着世界形势的变化,爱国的热忱和集团的利益考虑,他并没有在此事上多纠缠。
陆虎公司还购进了福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