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抗战之红色警戒> 第437章 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7章 蓝(3 / 4)

行问题。没有深入到乡村基层,什么好的政策都没用。落实到位,就需要布置一张深入到最下层的控制网。这一点在后世,孟享是深有体会。此时的中央政府早早的就有了一些不错的政策,即使时候是后世也看上去是不错的,但落实起来,却是困难重重。这个不是有钱,有枪就管用的。一方乡土的关系网都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感情积累沉淀出来的。人的社会需要考虑到人的感情的一面。

后世对于家族和乡绅的势力感触不深,主要是他们经过数十年的破坏都已经崩塌了。但在这个时代,来需要面临着来自他们的重重阻力。即使用枪杆子顶在他们脑袋上,一些事情都不一定办下去。

先锋军的低保政策把大户分成小户,就是为了慢慢的拆分庞大的家族势力的。资本主义就是用**裸的金钱砸碎了封建的枷锁,没有巨大的利益,很难有如此的效果。

这些都需要时间,先锋军此时只能是在自己的地盘上全面落实都很困难。一些地方上的违法行为多不胜数,让每天只是挑选着看一部分了解民情的孟享都是头疼不已。一些地方不是给口饭吃就能安稳的,利益的牵扯,即使是一角钱的官司都能打上一年。

现实终归不是游戏,数值够了就一切都改变了。人心难测。经过了乱世的社会更是难以安稳。矛盾没有缓和,即使是强大的武装压制也不管用。

战国后,秦朝倒了。南北朝后,隋朝倒了。五代十国后,柴家也垮了。于是如同任何一个乱世后一开始的统一都不长久一样,中央党后来也很快的倒台了。巨大的社会矛盾往往需要一个政权倒掉的代价才能宣泄缓和。

孟享迟迟不做巨大的变动,统一全华夏,就是需要中央党树在那里当矛盾宣泄的靶子。很多事情,不是他接手过来就能立即有所改观的。所以,孟享选择的是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得更好。免得一旦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就止不住的**衰退下去。这样的政权最终也是逃不脱成为祭祀品的命运。

“司令还年轻,不需要太着急!”唐药师委婉的提醒道。不管是谁考虑到孟享此时的年龄都会感叹不已,未过而立之年,就已经有了七鼎之位,着实让那些胡子白花花的依旧在为一顶乌纱的品级奋斗的众多有才之士羞愧不已。但同时也影响了一些规则的变动。年轻的帽子在孟享的头顶上,就时刻的影响着别人的印象。也会有很多不利的影响。

老成持国。一些有才之士也是对于孟享的年龄有些担忧。

唐药师才提醒一下,让孟享也多一些沉淀。反正孟享此时还年轻,再多打打基础,凭借着年轻就足以靠死那帮老家伙们。

“我不会着急的。一点点按照我们的蓝图去改变就是了。”孟享笑道。

此时先锋军提出的不仅仅是政治纲领的蓝图,还提出了经济建设方面的一些蓝图规划。

比如,孟享提出的五年内,钢铁产量达到一百万吨就吓倒了很多人。

不过,孟享却没有在意,有了具体的描述,蓝图才格外的诱人。这个一百万吨不是空口而言。

莱芜钢铁厂第一期已经完成,开始产钢了,预计今年可以达到三万吨。年底二期差不多也能完成,产量可以突破八万吨。五年后,产量突破20万吨不成问题。

齐都和济南的钢铁厂产量也有了提高,也突破到了三万吨。今年年底改造完成,明年可以达到5万吨。五年计划的年产量是达到十万吨。

石景山钢铁厂今年的产量预计为3万吨,明年提高到五万,五年后,也是要达到10万吨的产量。

考虑到矿产的优势和未来的布局,孟享还是选择了在迁安附近建设了一处新的钢铁厂。现在还在建设期,不过明年就可以达到5万吨的生产能力。主要是这里的生产条件比莱芜还要好一些,交通也便利。所以发展潜力也要大一些。

五年计划期满,预计这里的钢铁产量也要达到20万吨。

宣化的钢铁厂选址,也已经确定了。那里一期年产五万吨,二期年产十万吨的钢铁产量已经排列好了计划。

邯郸地区也是紧挨着铁矿,还有峰峰煤矿的资源,后世更是有邯钢的牌子挂着,所以那里的选址工作也在进行着。一期五万,二期十万,五年后的三期可达到二十万。

这个时代的交通不便,制约了大钢厂的筹建,就近利用资源和就近供应市场,使得孟享不得不把钢铁厂布局的比较分散。这也是国防战备的需要。

山西既然到手,丰富的煤炭资源不利用就有些浪费了。不管是利用钟摆式的建设钢铁厂也好,还是利用当地的铁矿资源也好,那么大的山西地区也需要几个钢铁厂。

后世,孟享只记得山西的五台和岚县铁矿资源多一些,此时经过了谢家荣等人的一番勘察,和基地采矿车的一番探寻,终于在上述地区寻找到了一些矿脉。今年还需要扩大勘探,确立钢铁厂的位置。不过借助着两处的铁矿资源,可以建设两座钢铁厂。五年计划完成后,都是各自十万吨的产量。

这已经有了110万的产量了,但孟享手中还有一个大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