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宋时归> 第二卷 汴梁误 第七十一章 第一次角力(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卷 汴梁误 第七十一章 第一次角力(下)(3 / 6)

个凡人遭殃。还未曾进汴梁城,就已经被下了眼yào。要是梁师成得逞,将来萧言是什么下场,难说得很。

梁师成这番话说完,就看着神sè变幻不定的赵佶,静室当中,一时安安静静。

~~~~~~~~~~~~~~~~~~~~~~~~~~~~~~~~~~~~~~~~~~~~~~~~~~~~~~~~

良久之后,赵佶才皱着眉头,轻声道:“吴敏要是有本事,高某人要是有本事。三衙及汴梁禁军,岂不早就整练出个样子来了?童贯常年在外,执掌西军。吴敏就是分管都mén左近禁军各军事,高俅掌三衙为辅翼。高俅朕心腹也,朕深知他,忠心是有的,也绝不多于不相干之辈往还,但是兵事上面却有限得很…………禁军如此,当然难以压服西军,当然难以内重外轻。萧言此子,毕竟立下如此功业,助朕了了先祖心愿。若是忠心,朕也不惜高官厚禄…………看他应调立刻入卫都mén,事功之心是热切了一些,也不至于就是跋扈难制吧?他如何有老种xiǎo种那般根基?”

梁师成心里顿时一沉,官家这失之宽厚的máo病又犯了。对一个南归降人,又何苦这般为他着想?

其实赵佶自己也是有苦说不出,他散漫,他轻浮,他贪图享受,他崇道,他自以为是。但他毕竟是大宋皇帝,而且是个并不很笨的大宋皇帝。总要为祖宗留给他的基业着想。不管是将来保卫他这个皇帝,还是用来压制四方边镇,中央禁军总得拿出点模样来才好。这些老人nong了几十年,只有越来越坏,没有半点起sè。要是将神武常胜军jiāo给他们,就能将中央禁军刷整练起来,赵佶自己都不信。

别人有党,他赵佶是孤家寡人无党。考虑问题自然和别人不大一样。作为大宋皇帝是不亲细务的,要紧的就是不断识别提拔人才出来,一代又一代的将治理国家的事情接过来做下去。他可以重用蔡京梁师成,可以提拔童贯王黼李邦彦吴敏高俅,为什么就不能试试萧言这个人,看他有何本事呢?未必就不是一个大宋得用忠臣。

可是被bī让蔡京复相和萧言老种之辈在燕地生出的那些事端,仍然横亘在赵佶xiōng中。让他委决为难。既想用萧言来试试,又实在是放不下这颗心。

一瞬间内,赵佶脸上神sè变化个不停,这些年来只怕从来未曾这样认真考虑过国家大事。最后还是叹了口气:“此事先不要下什么定论,等萧言到了汴梁,朕在看看罢…………朕亲眼看看,这萧言是何等样人,是不是得用得用自然有得用的道理,若是不得用,朕也不会心疼这么一个南归之辈”

梁师成心中叹息,这一次进言,看来没抓到最好时机,并没有引导官家朝着他所想的方向做出决断。官家还是想再看看萧言这个人,官家的脾气就是,看你这个人顺眼了,恩宠不替。到时候这萧言千万不要給官家看顺眼了才好,到时候他身后那位蔡某人,才是真正再度站稳了脚跟

官家是喜鲜,爱风流的xi。萧言一个南归粗鲁之辈,又是靠马上得的功名。总不会投官家的眼缘罢?不论如何,在自己这里,总得严防死守要是萧言得用,蔡京调萧言和神武常胜军入卫汴梁就成了慧眼识人,顾全大局之举。地位就再也难以动摇,官家必然倚重他调合内外,震慑西军,不用说蔡京还有一手理财的本事。到时候他这个当日攻倒蔡京的幕后主使,还不知道是怎样结局。要知道蔡京的手段,也不差似他

这时赵佶又叹了口气,自觉这个麻烦还迁延下来,打扰他道心不浅。淡淡的对梁师成嘱咐了一句:“今日之言,概莫传出禁中,可知道了?如果有所走漏,先找你这个苏三学士的不是。”

这句苏三学士,就是赵佶开梁师成的玩笑了。上一代有大苏学士xiǎo苏学士,梁师成自称苏轼出子,自命饱学,这个苏三学士名号倒也恰当。赵佶一句笑谈出来,转眼看梁师成,他却一副皱眉想着什么的模样,一时间竟然忘记答话。感受到赵佶目光之后,梁师成才反应过来,顿时拜倒在地:“臣敢不从命”

~~~~~~~~~~~~~~~~~~~~~~~~~~~~~~~~~~~~~~~~~~~~~~~~~~~~~~~~~~~~~

枢密院虽然号称西府,可办公地点,却是在皇城的东南角,在天章宝阁东,秘书省西。比起西面沿着北廊正对的政事堂,规格上低了半级,并非一府独处。

这些日子枢密院里面比政事堂还要躁动几分。政事堂是蔡京复相领其事这已经是定下来的。而枢密院中,童贯去后,到底是不是枢密院副使吴敏领知枢密院事,还未曾有定论。就算是一向矜持的吴敏,这个时候也有些沉不住气了。本来他和童贯王黼联手,准备化解燕地局势,童贯封郡王,这个知枢密院事位置已经说好就是他吴敏吴讷言的了。现在一天云雾,却是被另外一股风吹散。童贯是去位了,可是知枢密院事到底是不是他,却还是说不准的事情

吴敏算是阻挠了蔡京行事,自然这个时候不会去登蔡京的mén。但是梁师成那里,却再没有了往日的崖岸高峻,已经亲去探了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