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宪帅,知州知县,就是太原府,还有一个通判!河东路边地传警,州郡失陷。亲民官不必论了,那些常平使,转运使,提点刑狱使,还有本处军将,难道就对朝廷没个交待么?要论罪,谁也躲不过去罢?安抚与神武常胜军有隙,他们却和神武常胜军素无旧怨。让他们出面就是!以河东之物力,结神武常胜军之欢心,让他们多少让局势不再恶化下去,我们这里就多一些转圜的余地。难道这个气力,他们就不该出么?”
说到这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吕存中又神采飞扬起来,将一路飞马赶回来,又饿着肚子商议了一天的疲惫丢到了九霄云外去,站起来走了几步,大有指点江山之慨。
“给朝廷的正式奏报,也该发了。再拖延不得,正要汇集众官,看如何对朝廷,对圣人回报此事。说得轻些,不仅仅是为了安抚,也是为了他们自家前程。他们能为安抚出力,先敷衍住神武常胜军,既是为自己,安抚也见他们的情。兴兵之际,大家也都有好处,在这上头,安抚许他们一个尽力宽容周全就是…………一赶紧遣人去汴梁分头行事,二则汇集诸官商议应对之策,这再缓不得了!”
吴敏重重一拍几案,面上满是赞许之色:“存中存中,吾之子房!此次患难之后,老夫将来必然对存中有厚报!”吕存中摇头淡淡苦笑:“安抚,这些将来之事,就不必提了现在要紧的是,赶紧将今日我等商议的事情,赶紧布置下去!
正因为如此,在吕存中赶回来的第二天,节堂当中,才有了这么一片诡异沉默的气氛。
吴敏召诸官而来,一番如常揖让进退之后。就提及现今河东路有警之事。他算是恢复了一些常态,故意的语气并不如何急迫,仿佛一些还在掌控当中一般。
今日赶来的诸员,不是正印官就是一路监司大员,在宦海沉浮也是老手了。
不说个个都是人精,但是这个黑锅是吴敏自家招来,他们不必巴巴的自家凑上去的道理,也清楚得不能再清楚了。
河东边地入寇警讯传来,吴敏在衙署当中如困兽一般谁也不见几日内只是一筹莫展。什么有力的应对手段都未曾拿出来。大家都是本地地头蛇,耳目众多,如何能不知道?大家也都乐得装不知道,反而自家秘密私下往还,商议对策。
谈来谈去最后商议出来的对策就是一个。大家好好的在河东做官,不说将地方治理得政通人和,好歹也算得上地方粗安。并没什么乱子。伐燕战事的时侯,河东路在后勤转运上,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下一次磨堪,大家超迁一转差不多是稳稳的了。
就是这般没招谁没惹谁,突然来一个强势安抚使。下车伊始,就拿出雷霆手段。强势就强势罢反正吴敏官位高背景深,大家怎么也抗不过他。可是最后却砸了锅,引来国朝这数十年未曾有的大乱子!
要知道这场乱子闹下来,多少人要跟着倒霉?河东边地州县大小官吏不必说了。最倒霉的繁峙县令,说不得就得殉城。其他州县也是朝不保夕。就是还未曾遭遇兵火的那些州县,也要立刻组织团练强壮,维持地方治安,重新整练保甲还得筹粮筹饷,为将来用兵做准备。安闲做官,突然就一大堆事情砸下来,敌军临城,身家性命也有危险。谁提及这位吴安抚不是牙齿恨得痒痒?
既是如此,吴敏眼看就要倒霉的人了。他的什么事情大家都不必搀合省得给这位吴安抚当了替罪羊。大家各自维持自己本来所负责任范围就是。朝廷有雷霆震怒,他们也不会倒大霉,就算贬了一两级丢了手里的差遣,反而是离开了这个让人心惊肉跳的地方。这河东之官,不做也罢!
有了这个共识,吴敏今日见召,大家不得不去。主意却早是拿定了,大家装聋作哑敷衍过去就是。吴敏但有想让大家分担这责任的言行哪怕翻脸,也不能让这位吴安抚遂了心愿!
今日会商一开始吴敏定下的调子倒也不是很高,还刻意的轻描淡写。大家虽然肚里冷笑,却也端然听着。吴敏又吩咐了几件准备粮秣,积储军资,巡查地方,安定民心,查奸除尻之事。都是地方官吏的应分差使,大家都唯唯诺诺的领命。在大宋地方官制中并不对吴敏负责的路司们一句反调都没唱,原则上应该对吴敏这个兼领的太原府尹起着牵制监察作用的太原府通判,就简直跟消失了也似。
吴敏云山雾罩的绕了许久,再挨不过去。最后暗自咬咬牙,老着脸皮,终于图穷匕现:“此次边地有警,诚河东一路几十年未有之事。可是自昭庙以来,缘边兵事就未曾断过。西贼袭破军寨州县不少,就是前些时日的伐燕战事,辽人也曾深入雄州。更不必提燕地克复之后,燕京还被辽人余孽起兵围困良久了…………既然身为大宋守边疆臣,诸位也都是边地干才,自然不必太过于惊惶。国家多事,不必虚言声势以烦圣心…………”
他一开始语调还有些吞吞吐吐,还有些迟疑。后来却是越说越顺,果然是人心一横下来,就什么也不怕了。再荒唐的话也说得出
“………这几年辽人覆灭,与辽地接壤的河北诸路,河东路兵连祸结,已成寻常。河北诸路还曾有西军十余万震慑过,燕地也在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