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宋时归> 第三卷 补天裂 第四章 大婚(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卷 补天裂 第四章 大婚(四)(3 / 6)

种清流废物,除了具体指挥作战是苦手之外。其他方面能力相当不凡。他自然不会傻到带领一帮文臣士大夫和坐拥强兵的萧言硬碰硬。拖着汴梁同殉于兵火之中。敏锐的发现要对付有兵的萧言,就要抓住大宋最大的军事集团西军。并且自告奋勇,愿为安抚出镇陕西,不拘哪一路都行。将西军彻底抓在手中之后,配合中枢蔡京等人,就足可将萧言掀翻了。为此还专门找了宇文虚中,想以这个他难得看得上的智囊一般的人物与他一起在陕西行事。

计划虽好,在蔡京这里却被按住了。这让李纲如何不大是怨愤,虽然识得大体没有如往常一般刚烈行事,可今日捎带脚的讥讽几句蔡京。国事败坏也有你一份,却是李纲完全做得出来的事情,而且这私下里拐弯抹角才开口讥讽,已经算是梁溪先生很给老公相面子了。

蔡京微微而笑,仿佛半点也没听出李纲将他捎带上了。只是轻轻道:“河东吴元中有信来了。”

李纲顿时精神一振:“如何?”

河东吴敏,虽然已经隐然被视为萧言一党,卖身投靠得那叫一个干脆利落。可是突然有信而来,还为蔡京郑而重之的提起,就代表现在河东之事,有可趁之机!

河东现在隐然为萧言根本重地之一,更有老神武常胜军盘踞。动摇了老神武常胜军,就是动摇了萧言的权位之基。吴敏身在河东,不管怎样,总能得到最及时的消息,而这消息,也许就能决定这百年来未曾有的朝局之变的最终结局!

蔡京也并没有钓李纲胃口的意思,对他这个岁数的老人而言,时间宝贵得很。节堂之中,就听见他不紧不慢的解说之声。李纲和那名老者,都全神贯注的仔细听着,生怕漏掉了一句。

神武常胜军坐镇河东,虽然莫敢谁何。可吴敏身处安抚之位,料理民政事宜,还要竭尽所能,为神武常胜军转运供应。也不是一点内情都打听不到。而且云内都打成一锅粥了,河东缘边满是转运流民,再隐秘的事情,也不能长久遮瞒住。

吴敏赫然发现,萧言早就不待朝命,遣军北上,掌握了云内诸州。这可不比河东之地,还有大宋官员安民理政,彻彻底底就是他一言而决,可以调动一切资源的地盘!更有传言,就是燕地,萧言似乎也掌握了一块地盘,经营起自家军马,隐然为当地土皇帝。而大宋选调的燕地抚民之官,因为中枢乱成一团糟,除了临近河北诸路的涿州等地已经有苦命的选官硬着头皮去上任之外,其他更北之地的选官还在河北窝着,一时间竟然也无人来管。

云内燕地加在一起就是大宋喊了百余年的燕云十六州,契丹人据此,高屋建瓴,更足兵足食,一直保持着对大宋的战略优势。而萧言几番展布,无意中竟然隐隐有将燕云十六州经营成自家藩国的意思。虽然现在燕云十六州残破,可仍然出良马,出经历了战事考验的北地精兵。而萧言在汴梁中枢主持财计,更将都中禁军将门世家的家当都夺到手中。可以源源不断的将粮食,将军饷,将甲兵输送支持给北地军马。

萧言经营出如此强悍的实力,就算没有二月二那夜宫变。萧言同样有实力在将来岁月中翻转大宋!

吴敏投效萧言。也是情非得已。一则在都门已经没了退路,政治生命基本已告完结。而且现在又在河东这块萧言的地盘上。一旦有什么不驯表示,或者敢于伸手妨碍萧言的行动。已经初有五代强藩气象的萧言,又何吝于报一个河东安抚暴病不治身亡?就是汴梁城中,萧言还不是敢于杀一个人头滚滚?

所以这段时间,在发现萧言实力远超自己想象之后。吴敏就已然在政务与后勤上竭力配合,比之前都要主动殷勤许多。俨然以有使相资历的高官为萧言麾下一循吏的模样。

河东神武常胜军两厢左步右骑,大举北上。除留守数千之外,动员精甲之士远出雁门万人以上,随行战马驮马等等牲口倍之,随军民夫三四万人。虽然动员民夫都按日给值,钱都是萧言掏腰包,而粮食马料同样都是从汴梁若干大官仓中调运而来,河东民间未曾因为这场冬日战事受到什么太大的骚扰。

有萧言这么个大金主在,吴敏在最为困难麻烦的筹措财货军饷粮食这事情上不用费什么功夫。但是调动数万民夫随军。还要在河东境内组织差不多同样人数的民夫分段转运。这又岂是什么轻松的事情?

而吴敏就投入了极大心力,带着幕僚班子,在寒风呼啸滴水如冰的天气在河东奔走,将这繁钜的大军供应事宜办理得井井有条。

前两年西军兴师十余万伐燕,位高权重的童贯坐镇,王麱梁师中辈坐镇中枢倾全力配合。后勤支应大军犹自办得如一团乱麻。河北诸路为之骚然。民间多有破家。原因无非几点,一则十余万人的大军支应,比起此次河东神武常胜军兴师北上,那是数量级的差别。繁难程度同样差上十倍。二则用人极多,又都是新进之辈,人人都想着在这六千万贯打底的伐燕军费中捞一票,互相勾心斗角就想着多吃一口,自然败事。三则就是一直主持中枢财计事的蔡京去位,没有如此有经验的老官僚掌总把关,甚而有意无意的掣肘。这伐燕战事后勤支应不利自然就是理所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