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 得胜归來。
两天之后。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朱棣率领自己的大军班师回朝了。
金陵的百姓夹道欢迎。他们为自己有这样一个马上能够安邦的皇帝感到骄傲。对他们來说。能够保护他们的皇上。才是好皇上。而朱棣恰恰就是这样一个人。
一个可以御驾亲征的皇上。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
喧嚣之声响彻了整个金陵街道。朱棣坐在龙辇之上。浩浩荡荡的通过中门进入了金陵。而在大队后面。则押着十几个蒙古头目。
太子朱高炽率领朝中大臣前來迎接。朱棣对朱高炽的表现还算满意。所以他只微微点头。便率人向皇宫行去。
进得皇宫。朱棣便立马上朝。在文武百官万岁万岁万万岁的高呼声中。朱棣突然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他微微颔首。道:“将我们从边关抓回來的蒙古鞑靼推到午门斩首。朕要让全天下人都知道。犯我大明者。绝不会有好下场。”
朱棣一回來便开杀戒。众大臣心中虽然有些受怕。可也不敢多说什么。毕竟那些蒙古鞑靼欺他大明。本就该杀。
叶星见朱棣如此。心中暗暗佩服。如今蒙古鞑靼虽然被朱棣打的不成气候。可在蒙古边境。依然有不少到处乱窜的蒙古贵族。他们都有可能死而复燃。不过经过朱棣这次大开杀戒。多少可以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让那些残余蒙古贵族不敢再來犯他大明。
杀了那些蒙古人之后。太子朱高炽将他在监国期间所发生的大事写成奏章呈了上去。朱棣看完之后微微点头表示满意。而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接下來的便是对各位武将的封赏。
封赏是一件大事。那些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将军如果不满意。恐怕也是会引起乱子的。
在这件事情上。朱棣显然很有心得。所以他对那些将军的封赏都很不错。让他们得到了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只是当朱棣封到汉王朱高熙的时候。心中却隐隐不安起來。他又想到叶星曾经说给他的话。如果真的想让朱高炽当皇上。那就不要给汉王朱高熙希望。给了他希望。便是给了他谋反的机会。
朱棣的犹豫让满朝文武很是不解。更不解的是汉王朱高熙和永春侯、驸马爷王宁。
王宁乃朱元璋的女婿。是怀庆公主的驸马。在靖难之役中替朱棣办过事。所以朱棣登上皇位之后。便封他做了永春侯。而这个王宁对汉王朱高熙很是推崇。认为汉王骁勇善战。很得朱棣遗风。定然能够像朱棣一样成为下一代的皇上。
所以王宁是效忠汉王朱高熙的。而且在这次朱棣御驾亲征的事情里。他也看出了汉王的王者风范。他经常几度救朱棣于危难之中。所以。按理说在封赏汉王的时候。朱棣应该很痛苦才是。可如今好像并非如此。
许久之后。朱棣才望着汉王微微一笑。道:“汉王在这次对抗蒙古鞑靼的战役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杀敌勇猛。憾破敌胆。朕能有你这样的儿子甚感欣慰。你想要什么奖赏呢。”
众位大臣听皇上竟然问汉王他自己想要什么奖赏。顿时都兴奋起來。自己要可比皇上赏赐要方便的多了。自己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多爽。
可那些大臣这样想。汉王朱高熙却有些为难。他不仅善战。心机也是有的。如今皇上朱棣问他这个问題。无疑就是想看看他是否有争夺皇位之心。只怕如果他稍微表露了这种心思。为了保住朱高炽的皇位。指不定他的这个父皇怎么打压自己呢。几年前他就想派自己去云南。自己死皮赖脸才沒有去成。如果再让朱棣看出自己的不轨之心。恐怕他就真的要去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了。
这样想过之后。朱高熙连忙跪下说道:“随父皇御驾亲征。保卫我大明国土以及百姓安全。本就是我这个皇子应做的本分。所以孩儿不敢要任何赏赐。”
众位大臣听得汉王朱高熙这样说。都为他感到不平。在战场上厮杀。立了这么大的功。不要封赏怎么能行。如果不封赏。让以后的将士如何肯跟着效命。
朱棣见朱高熙说出这种话。心中隐隐稍安。随后说道:“皇儿有忠君报国之心。朕心甚慰。不过你不要封赏怎么能行。我看不如这样吧。朕就在金陵赏你一处府邸。如何再赏黄金万两吧。”
这个赏赐一点都不小。不过在听完朱棣的赏赐之后。汉王朱高熙的心头一阵剧痛。他想要的并不是钱。他想要的是权力。只要有了权力。这些钱财根本就不在话下。他本以为皇上会封他官当当。可是沒有。他仍旧是汉王。手里有着那少得可怜的侍卫。
心中的不服让朱高熙想要大声呐喊发泄一通。可他沒有。他很清楚自己的处境。他必须隐忍。所以在皇上朱棣封赏完之后。朱高熙连忙磕头谢恩。而且脸上洋溢着喜悦。
他必须是喜悦的。朱棣见到朱高熙如此。心里想着这二皇子总是安分了。
可就算所有大臣都觉得二皇子朱高熙安分了。叶星也不会认为他安分了。因为叶星很清楚历史。朱高熙根本就不会安分。他一定是在等待机会。等待一个可以造反的机会。
这次封赏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