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定每天思考的事情确实太多。所以容易被一些问題给短路掉。
高材生的事情不多。他的思维是比较清晰的。很容易便回答了杨定的问題。
“同学。是不是少数民族都有信仰的。而且他们当中应该有得高望众的老人。就是一言九鼎的那种。我看应该从这些有地位的人身上下手。”
杨定眼前一亮。说得好呀。
这么简单的办法。自己想了几天一点儿头绪也沒有。少数民族群聚的地方。都是有领袖人物的。虽不是大祭祀这么玄乎。沒什么长老团。但有得高望众的老人。
只要说劝这部分人。别的人便很容易接受了。他们的信仰是崇高的。而且为了信仰可以放弃眼前的一些利益。
杨定满意一笑。“好。你提醒得很好。看來我得曲线救国才行。”
李家村的人。大部分都姓李。不过并不是一个大家子。有汉人也有少数民族。这里原來是少数民族的李家村。后來迁了一部分人过來。姓李的因为村名有渊源。于是都聚在了李家村。
比如杨定母亲李盼这家人。便是后來的汉人迁移过來的。
经过打听。李家村最有威望的有三个老人。一个是汉人。两个是少数民族。
在大舅李旺水的介绍下。领着杨定和严素裙去了汉人李氏长辈的家里。李援朝。今年已经65岁。虽然不是汉人李氏中最年长的。不过也是年纪很大头脑清晰。可以有条件把话讲清楚的。
在李家村待的日子很长。从二十岁至今。于是人脉很广。因为为人处事很不错。所以渐渐在汉人李氏当中有了些名望。
李援朝在家里养老。两个儿子也有出息。一个经营着李家村两百平米的榨油厂。一个是村里的妇女主任。虽然计划生育在这里根本提倡不了。但也为村民们办了不少的实事儿。
于是李援朝坐在家里。也是经常有人请他出面调解纠纷。不过仅限于汉人李氏当中。
不过预约。其实李援朝基本不出门儿的。于是很容易找到他。
李旺水这人也踏实。而且最近包下了一家纺织厂。所以李援朝还是很给他面子的。
李旺水进了李援朝家便介绍起來。
“李叔。这是我侄子。杨定。这是他的同事。他们在县政府工作。是來和您聊一聊的。关于村里使用土地建科技城的事情。”
李援朝可不管对方是什么官还是民。在他这里。就是他最大。昂着头坐在木椅上靠着。手里一只烟枪。烟杆处正冒着浓烟出來。很丑的一股叶子烟味儿。
“坐吧坐吧。是旺水的亲戚。我就听你们讲一讲吧。”
杨定只是讲了一个大概。具体的由严素裙來讲。女人來讲。比较有亲和力。尤其是这种老头子。见到年轻貌美的女人。态度都不同。
“……李爷爷。到时收入可不少哦。你想啊。八百多亩土地建一个科技城。里边儿得有多少企业租房子呀。到时的房租。我估计吧。一年下來一户人少说也能分到十万八万的。说不定更多。”
李援朝还是在讲解时不断的插话。有问題他就提出來。他可不会拿一个本子作记录。最后一条一条的问。
“别忙。小姑娘。你这租金是按建筑面积多少钱一平米來计算的。不是按占地面积吧。要是以后政府给我们一亩地两千块钱。八百亩是……是……一百來万把我们这么多人打发了。一户人也领不到几千块。”
李援朝虽然人老了。不过思想还是很先进的。头脑清楚。一问便问到了重点。
是按建筑面积算租金呢。还是按土地面积。
杨定马上解释起來。“李爷爷。是这样的。我们政府只收取物业管理费。租金一分都不会扣起來。都返给村民。你自己可以算算。八百亩地。按3.0的容积率。建筑面积至少我们得修到160万平米。一平米我们租给企业10元钱。这便是一千六百万的租金。您算算村里多少人。一人能分多少吧。”
李援朝打了个冷战。把烟杆放在了被虫钻满小洞的木桌上。
按村里人头來分。一个人可以分到不少呀。李援朝來了兴趣。说道。“不过我还有些问題。你们怎么能保证这建起來的科技城有企业进來呢。要是招不到。房子不是白修了吗。”
严素裙说道。“李爷爷。咱们把丑话讲前头。政府这么干绝对是会尽最大的力量來打造。就算沒什么企业进來。土地所有权还是在村里。你们根本不会有损失。一点儿也沒有。”
严素裙讲完以后。眼明手快的把李援朝的茶杯拿在手里。找到了水瓶倒上开水。
杨定见李援朝有些心动了。补充道。“而且建造房子的钱不需要村民们出。一切都由政府來安排。从广告赞助和专项扶持金里找钱。所以未來租金全是村民的。政府只收取一些广告赞助费。”
李援朝不是少数民族。他沒什么信仰。他就相信眼前的利益。有钱就好使。
不过李援朝仍然提到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題。“行。如果你们说的都可以实现。那当然好。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