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
1928年6月张作霖被日本人暗杀以后,少帅张学良带领东北军连同这些坦克一并加入了南京国民政府,组成了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一骑兵装甲旅(名义上为中央政府指挥,实际为张学良的内卫部队),到1930年,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了36辆FT-17坦克和24
辆装甲运兵车。1931年,日军占领东北后,这些车辆大部分被日军俘获,编入日军和伪满洲国的部队服役。1933年春,张学良曾向蒋石的南京政府赠送了“雷诺”F-17战车2辆和沈阳兵工厂自行装配的装甲汽车4辆。
2.法/波兰制“雷诺”FT-17轻型坦克(37炮型)
“雷诺”FT-17型坦克(37炮型)主要性能数据与“雷诺”FT-17型坦克(机枪型)基本相同,只是其装备了1门37mm火炮,弹药数为240发。20世纪30年代末,波兰曾向西班牙、匈牙利和中国出售了一批数目不详的FT-17。现在不知道这些FT-17有多少是原法国造的,多少是波兰仿造的。有记载说波兰造的CWS-FT-17曾出口过。CWS意思是“中央汽车制造厂”。1925年至1927年间波兰利用法国和自制的零部件组装了26(或27)辆FT-17。波兰版的FT-17用普通的铁料代替了原来的钢材。由于材质低劣不能用于实战,波兰军队用这种型号的坦克进行训练。有数据表明前后大概有30-45辆这样的波兰坦克卖到了中国。
3.英制NC-27轻型坦克
NC-27轻型坦克是与法制FT-17型坦克同一时代的英制坦克。1922年由奉系军阀张作霖购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原东北军的NC27轻型坦克与FT-17几乎悉数落入日寇手中。日军将获得的NC27和FT-17编成两个坦克连,后又有部分又移交给伪满洲国军队。
4.美制M-1917轻型坦克
M-1917轻型坦克(又资料叫M18轻型坦克)是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法国的FT-17
型37炮坦克为原型仿制而成的。其主要性能数据与法国的FT-17型坦克接近,只是其火炮该换成美制的而已。20世纪20年代后期,原东北军装备了此型坦克。
5.意制“菲亚特”FIAT-3000轻型坦克
在20世纪20年代初,“菲亚特”汽车制造公司为意大利军队设计生产了FIAT-3000轻型坦克,它是第一辆意大利的国产坦克,一直服役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并出口到前苏联和中国。其战斗全重
5.5吨,最大速度10
km/h,装甲厚6-16mm,乘员2人,装备双6.5mm机枪炮塔。这种坦克也是原东北军装备的一种。据有关资料表明1937年,国民党南京政府也从意大利购置了一定数量的换装37mm火炮的
“菲亚特”FIAT-3000B型轻型坦克。
6.英制“维克斯卡登?洛伊德”超轻型战车
南京政府于1929年3月在南京新小营,将财政部税警总团移交的24辆全履带式的英制“维克斯
卡登?洛伊德”超轻型战车,编成“陆军教导第一师战车队”,但此时该队仍是一支隶属陆军步兵师的种子车队,并非独立兵种。这应该算是南京国民政府军队中最早的战车部队。1936年又购买了29辆,他们大多数服役于第二坦克营。该战斗全重1.5吨,乘员2人,装备1挺7.9mm水冷式重机枪。涂装为英国制式战车的标准色橄榄绿。车体前右侧和车体右后侧涂有青天白日徽。车体前左侧为白色罗马字母A、B、C代表各分队,和各车的序号。
7.英制“维克斯”MKE型坦克
1936年,总计16辆英制“维克斯”Mk
E坦克装备战车第1连,代号为“虎”连,此坦克重为6.5吨,乘员3人,装有47mm炮1门和7.9mm机枪1挺。Mk
E坦克保持了原厂的四色实边迷彩,所谓四色实边迷彩,是由黄色、灰色、深棕色和绿色四种不规则色块组合,并由黑边连接形成的伪装迷彩。炮塔右侧为白色阿拉伯数字标注各车的序号。数字为50-69之间(其中包括Mk
F型4辆)。炮塔左侧则标有其连队代号的白色“虎”字。此种坦克没有涂装青天白日徽。
8.英制“维克斯”MKF指挥型坦克
英制“维克斯”MkF型坦克是“维克斯”MkE型坦克的指挥型变型。F型的底盘及涂装与E型类似,只是“维克斯”Mk
F型装备了无线电设备,炮塔因此进行了扩大。1936年,国民党战车营战车第1连装备了4辆该型坦克。“维克斯”MkE与Mk
F都参加了淞沪会战,据当时的照片资料可以得知该型坦克至少有一辆被日寇掳去。后在南京保卫战中这两种坦克基本损失殆尽。
9.英制“维克斯卡登?洛伊德”(VCL)M1931水陆两栖坦